兩輛便裝警車停在山腳下,不遠處便是奔流不息的河流。
站在山腳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聞到河水的腥味并聽見流水的聲音。
河面寬度約有一百米,現在正是雨季,加上河流上游的水庫開閘放水,導致水位上漲很快,水勢也要比前幾日更加兇猛。
河水已經漫過兩岸的簡易碎石大壩,只要穿過岸邊的雜草叢,很容易就可以步行到達河邊。
雨季的雨水很是充足,岸邊的雜草已經可以沒過腳踝,更是有些雜草已經沒過了小腿。
四下看去,這里很少有人涉足,周圍沒有居民區,這樣一個環境,確實是一個拋尸的好地方。
“走,咱們去河邊看看。”我招呼小劉和其他刑警,一同向河邊走去。
跨過土丘和碎石淺灘,我們來到滿是雜草的河邊。
“秦警官,你認為這里就是第一拋尸現場?”小劉看著茫茫河水,轉頭問我。
說實話,我也不敢肯定,但這里目前來看,確實是最有可能拋尸的地方。
陣陣冷風從河對岸吹來,河邊的雜草紛紛倒伏。
順著風的方向,所有的雜草統統倒像一側,整齊的畫面,是強迫癥的福音。
可偏偏有一處雜草,倒向相反的方向。
“那片草有些倔強啊。”我看著眼前的畫面,微微一笑。
這一刻,我找到拋尸地點了。
在我們眼前,是一片倒伏的雜草,即便風已經停了,它們依然沒有直起腰桿。
蹲下身子仔細看去,這一區域的雜草有折斷的痕跡,而且折斷的方向都是相同的,很明顯,這是有人從這里走向河邊,腳步踩折雜草。
可惜的是,這里都是一些碎石,并沒有留下明顯的腳印痕跡,但是卻留下了兩排窄窄的車輪印。
“這里確實有人來過。”黎夢蹲在地上,仔細看著雜草上的痕跡。
“兩排車輪印要比腳印左右之間的距離寬很多,但是車輪印卻與腳印不在一條線路上,而是在腳印的一側。”我簡單用手丈量了一下雜草倒伏留下的車輪印和腳印。車輪印和腳印不在一條直線上,這說明這個帶輪子的交通工具不是推行的,而是拉行的。
那么什么樣的東西有兩個窄窄的車輪,而要拉著移動呢?
“是手提箱!”黎夢突然想到。
“可以通知蛙人小隊了,在這附近打撈一下,一定有收獲。”我站起身,看著眼前的河水。
黎夢抿了抿嘴:“面積這么大,看來是個大工程。”
“打撈起來確實有些困難,秦警官,現在尸體已經找到,還有打撈的必要嗎?”小劉看著我,問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現在尸體已經找到,尸檢結果也已經得知了死亡原因和死亡時間,按照傳統刑偵的辦案方式,只要查明尸體身份,再從死者的社會關系入手,只要花些時間,一定可以查到兇手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