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她的心中一定有了一個最有可能的答案,但是她還是不能接受這個可能的發生,因為她不相信。
對于我們警方來說,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一個再怎么難以置信,也都是事實。
終于,劉老師內心掙扎了好一會,才緩緩向我說起一件當時班級里發生的故事——
“警察同志,我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訴你,但是我還是覺得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那時候是初一下半學期,我已經教了他們半年的時間了,對每個學生都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們的這個學校叫寧州市第一實驗中學,是寧州市最好的初中,很多學生擠破了頭也要來,到那時學校只收本校學區內的孩子,其他學區的孩子想要來這里上學,需要花一筆費用。
這種情況很正常,在其他城市也一定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但是這種情況下,也就導致了那些花錢來的學生,家里條件都是比較富裕的。
攀比,是人刻在骨子里的天性,這是劣根性。大家比吃、比穿、比用、還會比家里的房子、家里的車子。
我也經常教育他們,那些東西,都不是他們的,是他們父母的。他們真正需要比的,是學習,因為只有學習才是自己的。等大家長大以后,靠自己的能力賺錢,那時候才有比的資本。
初中的孩子,都是青春期,非常不好管理,警察打架斗毆,染頭發做美甲,還處對象。他們根本不懂什么是處對象,覺得處對象是一種時尚,是一種潮流,這群孩子還經常模仿電視里的青春偶像,什么為了女孩子打架斗毆。
這叫杜覃的,家里條件非常好,在班級里是個典型的刺頭。他特別有號召力,所謂號召力就是給同學們買吃的,買喝的,以此拉攏人心。他很快就在班級里拉攏了一個八個人的小團體,叫什么‘七龍一鳳’,因為其中有一個女孩。
杜覃經常帶著他們出去打架,好幾次都被我們老師發現并制止了,他們雖然打架,但從來沒有缺席過上課。
我們雖然是老師,但我們也有難處,我們不能處處看著他們,不能在他們身上安裝監控器。我要管理一個五十多人的大班級,哪個學生都要照顧,都要了解,學校還有各種事情,我也是沒辦法。
遇到這種難題,我都進行說服教育,然后聯系家長共同教育,或者讓他們自己進行解決。
這個杜覃有一個特別不好的毛病,特別喜歡欺負老實孩子,那種平時不多言不多語的孩子都沒少受他欺負,要說被他欺負最狠的,就是一個叫楚明的孩子。那孩子特別老實,膽子特別小,每次挨欺負都會來找我。
我也會對杜覃批評教育,但是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不能每天都看著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