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不發達、物資極度匱乏的計劃經濟年代,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發行了糧票、布票、肉票、油票、煤票等專用購買票證,按人口定量分配。
煤票,當時也是按人頭供應的。煤票不寬余、不夠用怎么辦?
村內有的群眾,打聽到水云寺那邊的小煤窯不要煤票,就偶而有人取巧,跑去那里拉煤。
這一天,村內有位叫齊新的意欲前往,我便跟著他也一同找到了那里。
過去,我一直在原濟市拉碳拉煤,雖為土路,但還屬于平地,路上是一馬平川。
誰知道,去水云寺拉煤,走的卻是盤山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崎嶇陡峭,僅僅有兩個山頭就盤了三十多里。因為向上拉車,加上第一次走山路,我拉不動,便將車上的被子及工具干糧等都放到別人的車子上,拉著空車子費力地走。
好不容易拉到山上,因為是免費的煤,人們都跟搶什么寶貝似的,所以我也顧不上休息一下,趕快往車上裝。
可是裝罷返程時,卻開始受難了,裝著一車煤,本來就已很重,走的又是下坡路,車的重量就如同有人在后邊,使勁推著你向前、向下走一樣。
路邊都是幾十米的深溝,因為坡度的關系,你往前一看就能感覺到是向下墜落一樣。
我特別緊張,非常害怕,心驚膽顫地用身體緊緊偎著車身,用胳膊抬著車桿,使著勁往后邊用力抗,加大車尾巴與路面的摩擦力。
這樣做,一方面是控制著車速,不敢太快;另一方面,也好讓自己有種有所依靠的感覺。
同時,自己更不敢往左右兩邊觀看,只能摒住呼吸,輕聲出氣,全身各個部位的神經都緊緊地繃著,在車子的慣性下慢慢地往前挪著。
然而,危險還是來了?
………………
危險?山坡?深溝?重車?第一次?
肖方一聽母親說到又遇到了危險,立即著急起來,心里默默地說,不行不行,我還得再穿越過去,幫助母親。
打開手機一看,今天才6月6日,農歷四月二十六,這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這怎么辦?這可怎么辦?
要不再等幾天?那怎么行?
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
曾經,我們在母親的辛勤哺育下,呱呱落地、牙牙學語;
曾經,我們在母親的精心呵護下,跚跚試步、雁雁成行;
曾經,我們在母親的萬般滋潤中,無憂無慮、茁壯成長。
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了日益衰老的母親,我們更加要思考,如何用同樣深深的愛去予以回報。更不必說,母親遇到了危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