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拜謝過智賢大師及寺里眾僧,便浩浩蕩蕩繼續向南出發了。
一路南行俱是群山,前述牛車早已丟棄,只能肩扛手挑,徒步前行,趙家那些門人家丁小姐丫鬟們早已曬的皮黑肉糙,失了本色。
只因眾人在德興寺休整了數日,行起路來便快捷,止幾日便到了南劍州順昌縣地界。
眾人到了一座山下,名曰“七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臺山”。
但見:霧蒙蒙,竹蔥蔥,石梯入云天門隱。煙裊裊,水潺潺,真氣郁結絳霞輕。彷佛天仙降,逍遙上帝臨。
眾人遂拾級而上,往山上去。
正自上行,忽有四人相攙而下,個個遍體鱗傷,未有完人。
那四人見眾人正自往山上去,便連連擺手道:“去不得!去不得!快下山罷!”
解差軍官遂攔住問道:“你等為甚說去不得?倒是說來聽聽。”
那四人便停下,其中一人氣喘吁吁道:“聽提轄口音是外鄉人吧?提轄有所不知,此處往前再走便是寶山,近日此山上盤踞著兩個大王,號稱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領著百十號人,專干劫路要錢的營生,若不給,便就劫了貨物,殺了主家。我等四人便被劫了貨物,若不是跑的快,早被宰了。”
眾人大駭,面露懼色。
解差軍官并不言語,回頭看了看眾人,便問那人道:“你且說說那廝有甚本事?也敢稱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灑家卻也不是吃素的,豈能怕他?”
“提轄莫要懷疑小人說話,小人是為你等好,據說那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身高二丈,雙目有酒盅大,口有飯碗大,頭有銅鐘大,頗有些神通,無人能敵!就連本縣的官軍都不敢惹他們,別說是你等......”那人見解差軍官懷疑他,便拿眼睛掃了一下押遣隊伍,警告道。
眾人聞聽,俱嚇的心膽俱碎。
解差軍官半信半疑,便對那人道:“你莫要在此唬人,我且問你,你等可曾見過那兩個......什么大圣?”
“那倒未曾見過!”那人答道。
“既未見過,便是唬人,你等且先走吧!”解差軍官對那四人道。
那人見軍官并不信他,便同那三人往下走了,邊走邊搖著頭。
“公子如何看?”軍官沒了主意,便問趙汾道。
“我卻不信,適才那人或是被幾個賊寇嚇糊涂了,在說胡話誆人。”趙汾道。
解差軍官見趙汾一個書生都不怕,便有了膽氣,便道:“既如此,我等便去看看倒是怎的兩個大圣也罷!”
眾人便繼續往上行,走了幾有兩個時辰,便到了寶山。
但見此山山勢雄奇,山谷中霧氣聚散無定,詭異多端。
遠遠眺去,一塊巨石從山峰的一側突出,鼻梁高聳,眉骨突出,便酷似一只巨猴,只見它雙眼深陷,仿佛正凝視著遠處的無限風光。
眾人以為神奇,俱停下來觀看。
便有一個解差指著石猴道:“原來那廝真是騙人的鬼話,我等竟差點上當,大家且看這不是猴王孫大圣是誰?”
惹得眾解差一陣調笑,竟似忘了登山疲憊。
見眾人停下觀看石猴,解差軍官便道:“也罷!我等就在此打尖,灑家正好看看這石頭猴子有些甚能耐?”
解差們又是一陣笑,眾人便紛紛坐下歇息,喝水吃干糧。
忽然,樹林里一陣窸窣,然后“刷刷刷”跳出一群山賊,圍了上來。
眾人大驚,俱靠攏成一團,里面是老幼婦孺,外圍依次是趙家男丁及眾解差,明刀亮槍,對峙起來。
一個賊首上前吆喝道:“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錢,便放你等一條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路,若是不留,便奉我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爺爺旨意,將你等男的宰了,女的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