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讓你還化城平安,至少不要去騷擾百姓。”我說。
“化城已經平安。”青子說。
“你的手下,仍然沒做什么好事。”我說。
“我向你提了一個要求,你沒同意,我認可了。你怎么會覺得我還會聽你的要求?”青子說。
“確實不對等。”我說。轉念又一想:“但你們若想做大,就不能做的太差。”
“這是實話,但亂化城一地還是無關緊要的。”青子說。
“那我們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我說。
說完,轉身離開。
“站住。”青子說:“我會還化城平安,這是我的誠意。”青子說。
“多謝你的好意,但我還是想道個歉意,我雖然你還了化城平安,我仍然不會幫你。”我說。
“我知道。”青子說。
“多謝。”我說到。
告別青子出來,恰巧看到劉柏陵,不知怎么的,我對這個人很有好感,可能是因為在縣衙時,當所有叛軍都在驕奢淫逸的時候,只有他看起了在做正事。
“和青子談完了?”他問道?
“嗯”,我答到。接著又好奇的問了一句:“你在赤目堂是什么級別?”
“不如青子。”他好像并不意外,笑笑說。我看著他,亦知不需要再說什么了,便道:“走了。”
“等等”,他把我叫住道:“這匹馬送給你。”
我很意外,但還是謝辭。
“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匹馬是我的坐騎,至少這里的義軍都認識,可以保你不受騷擾。”劉柏陵說到。
“初次見面,就送這么大的禮物?”我說到。
“第二次。”劉柏陵笑笑說,說著將馬鞭給我。
“第二次?”我問。
“縣衙算第一次,這算第二次。”劉柏陵強將馬鞭交給我手里:“再說不知怎么的,我對你的印象很好。”說完便離開了。
一路回了南嶺,這匹馬腳力極好,趕在晚間便到了,且果然暢通無阻。
幾日后,外邊傳來消息,北境叛軍果然聯合到了一起,建國了,叫做燕。推舉了一個叫宋承恩的人當了皇帝,想來也應該是赤目堂的人。此外劉柏陵被封為大將軍,是僅次于宋承恩和丞相魏雨山的三號人物,這倒讓我很意外,原來他的地位是那么的高。又過了些日子,燕國小朝廷頒布了法令,約束軍隊,竟然真的有模有樣起來。但此舉顯然是更引得長安方面震怒的,由溫如玉和趙新率領十五萬大軍,號稱三十萬前來氣勢洶洶的剿滅偽燕小朝廷。這不禁讓人心寒,又得是一番生靈涂炭了。
“你居然成功了”,時雨玩笑的看著我說道:“化城的燕軍果然不再逼迫底下的百姓選邊站,也規矩了很多。”
“百姓本來就沒辦法選邊站,要不也就沒有興百姓苦,亡亦百姓苦了。百姓嘛,誰贏了,自然就會選誰,只要它能讓我們安穩的過日子。”我說到。
“你總是說的那么有深意。”時雨盯著我,緩緩說道。
“有深意?”我問。
“嗯。”
“唉”,我無可奈何的嘆氣道。
“怎么嘆氣呢?”時雨問。
“這仗打起來沒完沒了,什么時候能夠太平。”我感慨道。
“你老是想這么多。”時雨也無奈道。
“我時常會想,之前的朝廷的確腐敗了,但換一個朝廷來,做的就真的會比它好嗎?”我說。
“沒想到你一個小民,天天想的都是這樣的大問題。”時雨嘲笑一般的說道。
“可能是見到了一些大人物的原因。”我亦自嘲般的說。
“你那天回來的時候說,青子在怎么怎么樣,他看起來是個很友好的人呢。”
“不要去揣測什么深意,最好別人想讓你知道什么就去知道什么。又或者事情表現出來的是什么,就理解為是什么,這樣會簡單的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