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一八年,高祖李淵奪得隋的江山稱帝,國號“唐”,從此開始了中國封建史上最為鼎盛的時期,唐帝國。
在長安城西市的酒樓上,有三個顯貴模樣的人正在談論著什么。
甲:“你為什么這樣說。”
乙:“差不多,應該是這樣的。”
甲:“池南公主不會縱容他這樣做的。”
丙:“可是如今的他聽命于皇帝。”
甲:“我還是不信。”
乙:“信不信由你。”
丙:“池南如今也應該受皇帝的控制了,禁軍已經調防,河朔軍已秘密調京,離長安不過百里,現如今我們都要受皇帝的安排了。”
乙:“誰都不會輕舉妄動,我們不會,皇帝也不會,他沒有絕對把握。除了我們,可還有別人看著。”
丙:“可若是一有動靜,處于被動的我們沒有什么抵抗的能力,局勢對于我們非常不利。”
甲:“他針對的到底是不是我們,這個還要再觀察。要清楚他們有可能是要對付別人,我們不能成為驚弓之鳥。”
乙:“應該是,這幾年受打壓最大的就是我們,咱們的人越來越少,對他而言如今正是時候,他可能要對付我們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甲:“若是這樣,我想到一個人。”
乙/丙:“誰?”
甲:“城陽長公主。”
乙:“對啊,怎么把她忘了。”
丙:“不,城陽公主還在襄陽,況且她不一定要介入。”
乙:“對啊,她不問政事了啊。”
甲:“她是不問政事,可是她就真的沒有什么想法嗎?她只是表面不管政事,可她還在暗中監視著一切,別忘了,事實上由她調動的右武衛大軍就在潼關和洛陽兩地。”
乙:“我現在明白為什么先帝把大唐最為精銳的軍隊為什么交到他最心愛的女兒手里了。”
丙:先帝這樣做就是怕他死后皇子們自相殘殺,所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把這樣的兵權交給了不問政事的女兒。
甲:對,可以說這樣的中立力量幫助誰誰就贏了。
乙:只要朝局不大亂她不會幫助任何一邊,我們要做的是借助她的力。
甲:不一定,她也有缺點,我有辦法讓她幫助我們。
丙:右武衛軍現在的府事主管是誰?
甲: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
乙:他才多大?
甲:弱冠之年,也算軍中年輕一代里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