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隨口問到。
“回陛下,正是如此。”
“萬歷戊辰年間的武進士,萬歷年間任官武藏司行人,天啟年間調任兵部,任兵部給事中,崇禎十一年升任兵部侍郎,崇禎十六年任兵部尚書,兼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愛卿,朕可有說錯?”
“回稟陛下,一點沒錯。”
李若璉心里有些打鼓,眼前的崇禎皇帝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
以前的崇禎,向來是有話直說,雖然心里偶爾有些小九九,但是卻是那種一眼能讓人看穿的那種,更多的時候,雖然息怒無常,卻是那種完全把心情寫在臉上,而今天的崇禎,臉上古井不波,神色平淡,急召他來,問了一些話,卻完全猜不透意圖。
“愛卿如今身為錦衣衛同知,覺得如今的錦衣衛如何?”
不等李若璉繼續多想,崇禎主動開口問道。
“這。。。”
“愛卿有話直說,如今多爾袞征調遼東蒙古所有十四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丁入伍,數十萬大軍,不出兩月,便會兵臨邊關。大明朝內,卻是早已赤地千里,軍事上,更是軍官累戰,兵敗連年,算算日子,李闖此時應該已是度過黃河,入境山東,兵鋒直指京城,你我君臣,若是再說那些彎彎繞繞的漂亮話,怕是再過數月,我等便要困死在這京城,死無葬身之地了。”
“陛下恕罪!”
聽聞此話,心里本就七上八下的李若璉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起身跪倒在地,崇禎的話語很平靜,但是如此平靜的說出這等亡國直言,更是讓李若璉驚駭莫名。還有崇禎說出的兩條關于滿清和李闖的兩條信息,李若璉在錦衣衛的諜報上,從未聽聞,這。。。
“愛卿起來說話,朕今日告訴你這些,自然是這朝堂百官,能讓朕相信仰仗的,已然不多了,愛卿正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可不必如此客氣。”
崇禎緩和了語氣柔聲說到,李若璉不免心中感動,士為知己者死。
“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既得陛下如次信重,那老臣便有話直說了。滿清若要入關,我們還有九邊將士,關寧鐵騎更是天下一等精銳強兵,至于李闖,更是可召集天下兵馬勤王,山東的高杰,周遇吉,居庸關的唐通唐總兵,山東總兵劉澤清,湖光的平賊將軍左良玉,未嘗不可一戰,定可力保我大明社稷!陛下切勿如此頹廢!”
李若璉見崇禎如此,不由得出言安慰到。
“哈哈,唐通,左良玉,劉澤清!愛卿,你說的這些總兵大將,還有幾個是朝廷使喚的動的?”
聽到一些人的名字,崇禎臉上閃過一絲暴虐和憤恨,不禁怒極反笑,言語之中更是充滿了玩味和嘲諷。
“這。。。”
李若璉一時有些語塞。
“好了,愛卿,朕今日召你前來,你不是讓你來安慰朕的,朕找你,要說的是重振錦衣衛之事!”
“陛下請講!”
李若璉有些摸不著頭腦,當年斗閹黨,廢廠衛乃是崇禎一手所為,如今十余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讓百官聞之色變,可令小兒止啼的錦衣衛早已經成了沒了牙的老虎,再也沒人當回事,大家早已習慣,為何這位陛下會在今日提起重起錦衣衛之事?
“太祖皇帝當年設立錦衣衛,乃是為了監察百官,為天子耳目,當年是朕糊涂,矯枉過正了。如此,才被歹人蒙蔽,導致朝中奸佞當道,貪官污吏橫行,此乃朕的過失。”
崇禎皇帝在臣子面前認錯,這可是頭一回,李若璉不敢出聲,繼續安安靜靜的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