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和李銘對視一眼,微微一笑,搞定,拿捏住了。
“好了,朕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主要還是另一件事。”
崇禎臉色稍緩,淡淡的說到。
“敢問陛下乃是何事?”
李邦華問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小心翼翼的問到。
“朕欲重新組閣,之所以叫爾等前來,乃是因為爾等,在朕心中,在新內閣內,皆有一席之地。”
“陛下,如今李闖稱帝,遼東糜爛,如此動作是否有些太大了,微臣擔心,若是波及太大,朝內不穩,是否會讓大明雪上加霜,而且,擅自改制,也不合祖制啊。”
李邦華到底是在朝堂廝混了幾十年的老臣,不比一些熱血上頭的愣頭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穩定問題。
“祖制?祖制能救現在的大明否?困則思變,如今大明已到窮途末路,敢問李愛卿,李闖此時提兵五十萬東征,建虜更是在關外虎視眈眈,九邊已經破成了一個處處漏洞的篩子,大明可還有一只可戰之兵可抵其鋒銳?戶部又還有多少可充餉之銀?湖北的左良玉倒是有幾十萬兵馬,可諸位愛卿誰又能調動左良玉?就算能調,左良玉汝州之戰剛遭逢大敗,又如何去擋李闖?既然已到死地,不思變,如何求活?”
李邦華沉默不語。
“所以朕意已決,以六部尚書為核心,重組內閣,朕給爾等議事之權,然而朕也不需要反對的聲音,凡事由新內閣商議,最終由朕一言而決,若最后大明真的該亡,了不起,朕為這大明殉葬便是。”
崇禎的語氣里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
“微臣遵旨,陛下也無需如此悲觀,陛下若想重整大明,微臣為陛下肝腦涂地便是,只是陛下千萬要保重龍體。”
李邦華不知為何,從崇禎的語氣中聽出了一絲死志,回想一下大明這攤亂局,也不由得悲從中來,罷了,大不了用這把老骨頭陪陛下瘋一次好了,君君臣臣,家國天下,就像陛下所說,若最后事不可為,了不起為大明殉葬就是了。
“微臣遵旨,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眾臣一齊開口道。李邦華開了頭,其余人等也就沒什么顧慮,唯有蔣德璟還是下意識覺得此舉不妥,太過草率,奈何朝堂上那幫官員實在沒眼看,一時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只得先梗著脖子答應下來。
“既然如此,明日朝堂之上,朕欲先行罷黜陳演,魏藻德,張忻等人,孟兆祥會升任刑部尚書,卿等還須有所準備,今日之事,乃是新內閣第一次決議,往后,內閣所議之事,乃是大明最高機密,不得隨意散布,包括對朝中大臣,若無其它事,眾卿就先行退下吧,散會!”
“臣等告退。”
眾人齊聲應到,唯有蔣德璟有些欲言又止,不過李邦華拉了拉他的衣袖,對他使了使眼色,這才按下想要多說兩句的心思,和眾人一齊退下。
“李大人,陛下今日說的這些,是否太過倉促草率?”
一出大殿門口,蔣德璟便迫不及待的對李邦華問到。
“蔣閣老,你我之間不比避諱什么,以往我等自視甚高,自以為朝中局勢盡在我等掌控,目前看來,陛下所言才是一針見血,字字珠璣啊,別的且放下不提,我等今日之前,想到過大明朝堂竟已腐敗至此嗎?”
李邦華老神在在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