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太本名潘盈盈,因為丈夫姓陳,再一個是她為人行事低調,所以鮮少有人知道她的姓氏,索性都喊她陳太太。
潘盈盈父母是江浙富賈商人,家里就一獨女,潘父四十歲老來得女,故而視如掌上明珠。
潘盈盈飽讀詩書,四書五經,孔孟之道,甚至諸葛孔明鬼谷子之類的書籍也都通曉。
那個年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懂得三綱五常便可以。
但是潘盈盈自幼愛讀書,所以她家中藏書極多。
十三歲那年,潘父就給她定了親,對方便是陳四,陳有才。
潘盈盈連成陳四的面都沒有見過,那個年紀的她哪知道愛情為何物。
讀過書的人都極有自己的主意,開始她一味的反抗,鬧脾氣,絕食。老父親看得心疼,本想去退婚。
但是后來潘家發生了變故,潘父被奸人所害入獄。自此潘家一落千丈。
家道中落,只剩下孤兒寡母和幾個下人,又不擅長做生意的潘母,只能是靠親戚救濟打發日子。
衰敗的潘家再也養不起那幾十號的下人,于是只能一一遣散了他們,只留下潘盈盈的奶媽王氏和一個貼身丫鬟小玉。
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陳府陳家伸來了橄欖枝。
陳家給了潘家一大筆錢,還給了潘家百畝良田。
潘盈盈的娘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再三勸說女兒嫁給陳四報恩。
潘盈盈知書達理,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她懂得深明大義,接受陳家的幫忙,養活了潘家這么多張口,就算犧牲她一人的幸福又算什么。
想到兩鬢斑白的老母親終日郁郁寡歡,日漸消瘦,再看看身邊的幾個仆人,再三斟酌,最終答應了這門婚事。
以前潘家輝煌的時候和陳府比起來,那是鳳凰比麻雀。
現在恰恰相反,反而是她潘盈盈高攀了陳家。
十八歲那年,八抬大轎把潘盈盈娶進了陳府。
潘盈盈她娘置辦了豐厚的陪禮,而陳家更是出手闊綽,又贈予了潘家百畝良田外加幾十頭牛。另外還有一箱金銀珠寶。
陳四開始對潘盈盈真的沒得說,剛剛嫁入陳府的前幾年,陳四每天都回家入寢。
也許是新婚燕爾,感情濃烈。
潘盈盈一直對陳四有所抵觸,她和他之間似乎隔著一道墻。
她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就是那種不咸不淡的感覺。
而陳四本來就是花花公子,尋花問柳,朝三暮四是他的本性。
潘盈盈嫁入陳家第四個年頭,肚子仍然沒有動靜,陳四的母親就開始對潘盈盈各種挑剔和不順眼,總覺得是潘盈盈肚子不爭氣。
于是找來各大名醫,每月都要來看幾次身體。卻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陳四和潘盈盈恩愛三年之后,感情變淡,就又出門尋找野花。
這幾年柳如眉,戴鶯鶯,黃鸝……說的上名字的就不下七八個。還有一些說不上名字的那些個女人,加起來不下十幾個。
在外面廝混潘盈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她不干涉他的私生活。
可是那些個女人不是吃素的,有幾個經常跑府上鬧。
無非要的就是銀子,還有要名分的。
陳四的爹陳凌雄絕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娶沒有身份的女人入門。
于是都是用銀兩打發不了了事。
外面的鶯鶯燕燕,段位高的就是最近的那位叫王思思的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