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拍攝非常的順利,徐乾拍攝的鏡頭也非常的多,如果剪輯的話甚至能剪輯一個小時,但徐乾只需要四十分鐘,這樣的話就需要去蕪存菁了。
第二天,徐乾拍攝騎兵連的戲份,這騎兵可是貨真價實的騎兵呀,不是用特效制作出來的,看上去非常的真實,非常的有想象力。
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帶著騎兵連一邊逃跑,一邊打反擊,而后面,就是追擊的日軍騎兵聯隊。
這樣的場面徐乾自然也是用的遠景,這樣才能體現出戰爭的宏大。
八路軍和鬼子一追一逃,不時的有人中槍,顯得非常的真實。
“連長,連長,我們已經被包圍了。”
孫德勝:“沒關系,反正咱們在這拖住敵人的騎兵,反正,團長他們都已經突圍出去了。”
“駕。”
“駕!”
經過一番追逐以后,騎兵連的彈藥終于消耗完畢。
“連長,我沒子彈了。”
“我也沒子彈了!”
“你們呢,你們誰還有子彈?”孫德勝問道。
“我們,也沒有了,連長!”
“咔,完美。”
徐乾在鏡頭后面道。
“大家先休息一下,接下來拍攝下面的戲份。”
這個戲份只能說是預熱,接下來的戲份那才是重中之重。
接下來戲份重新開始。
“大佐閣下,敵軍準備進行自殺式進攻!”一個少佐說道。
“困獸之斗,勇氣可嘉!”大佐說道。
“這幾個支那軍人,倒是很有血性。”
這位大佐的語氣中也有一些欽佩。
其實很多人也把《亮劍》歸為抗日神劇,這么說也有一定的道理。
亮劍的確也具備一切抗日神劇的要素,首先有武功,其次戰術靈活多變,神出鬼沒,最后幾乎是百戰百勝。
但《亮劍》區別于其他抗日神劇的地方就是他這個度把握的非常好,不是那么的過分。
雖然有武功,但不能手撕鬼子,雖然有武功,但也不能以一敵百,而且面對熱武器的時候也會死。
當然最主要的是《亮劍》的人物塑造的特別牛逼,李云龍就能讓觀眾相信他李云龍就是那么牛逼。
趙剛能夠讓觀眾相信他文武雙全,是神射手。
而現在島**隊表現出的真情實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出《亮劍》的真實性來。
決戰時刻到來,徐乾用遠景將兩只騎兵隊伍拉到一個平面中來,相比起來,島國的騎兵人物更多。
與此同時,我軍這邊顯得非常的壓抑,因為已經近乎退無可退,而且現在也算是彈盡糧絕了,現在這樣的場景似乎除了拼死決戰沒有其他的選擇。
至于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唯死而已!!!!!
對于他們來說,死又算什么?只要在臨死之前拉幾個墊背的那就算值了,這就是八路,意志堅不可摧。
“弟兄們,把槍給我扔了,決不留給對方。”
孫德勝大聲道。
“弟兄們,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