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說:“就是在演習中,你放棄了。但在最后,你大聲呼喊了許三多的名字。終于讓我看到,除了你自己,你其實也能夠關心他人。”
成才離開了曾經夢寐以求的老A,準備回到以前來的地方。許三多來送他。
經過一番回憶和思索,成才拿著許三多送給他的瞄準鏡,感概萬分。
他說:“我一直就覺得自己特別能干,但我當兵三年了,當我回憶起這三年的時光,我卻發現什么都沒有留下。”
他說:“許三多,你就是顆樹樹。樹是有樹干,也是有枝蔓的,有生命力,很茂盛。而我只是一個電線桿子,一開始就把自己給砍光了,什么都沒有留下。我要回到以前的地方,去尋找那些枝蔓。”
這個情節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個討論就是袁朗的拒絕是否合理?
現在很多人已經喜歡上了許三多,這個角色從333那個數字之后便發生了蛻變。
但成才這個角色同樣讓人喜歡,他真的是非常的優秀,感覺比許三多都強,但是他卻被老a給淘汰了。
在千度,在逼乎論壇,在圍脖都有人在討論老a的拒之門外是否合理。
“我覺得合理,從團隊組織者的角度來看,袁朗的觀點是值得學習的:對于成員而言,技術層面的要求是基本要求。一旦入圍后,這些要求都可以很快得到改進和提高。而團隊層面的要求則完全不同。”
“我們回顧許三多的成長,我們會清晰地看到這一點:不管是在五班修路,還是在鋼七連的337個腹部繞杠,還是最后在鋼七連散伙后的一個人的堅持,我們不知道,許三多是靠什么堅持下來的。我們只是感到震撼,鋼七連的連長對團長說:這個許木木,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一點,信念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或說出來的。”
“說真的,我感覺成才沒做錯。”
“軍隊不是社會,不一樣如果用社會心里去評價就不行。[摳鼻]。”
“士兵突擊確實有很多種解讀方法,現實中,許三多這樣的人放在部隊,干啥啥不行,成才的處事方式放在地方行,放在部隊確實很油膩。”
“你知道為什么成才沒有成為特戰隊員,因為他太聰明比誰都聰明。”
“這是許三多一點也不傻,成敗買東西花了1500,許三多直接給了伍六一3000塊。[捂臉]”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成才只是因為太優秀他只相信自己任何隊友都是他的累贅!他不肯把自己的命運托付給隊友,隊友也不愿意吧背后交給成才因為他們知道成才根本不信任隊友而他們隨時可能被成才拋棄成為成才路上的墊腳石。”
“第一次的選擇,我覺得成才沒錯,因為六一腿斷了,你把他背到終點他也進不了特種部隊,但是演習那次他錯了,因為他把個人生命放在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他的這個行為就是逃兵,說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
“一個領導者會如何挑選他的士兵,他對士兵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士兵要有基本的才能。這個是天經地義的。如果許三多自己不努力,就是做再多的好人,也是等于零。自己沒有價值,對別人就沒有價值。”
“士兵是開放的,思考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他的心中要有戰友和團隊的位置,敢于奉獻,有責任感、榮譽感,在任何不利條件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用齊桓的話來說:符合第一條的士兵,只能算南瓜;能達到第二條的人,才能算是老A。”
“成才則聰明過了頭。他是屬于完全自利的。袁朗肯定不能要他。在戰場上,戰友間的背叛是不能接受的。再優秀的技能在生死信任之間,毫無用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