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可以再練,但是隊友間的信任那是改變不了的,所以成才只能被淘汰。”
。。。。。。。。
這樣廣泛的討論也讓許三多和成才這兩個角色更加的受人矚目,同時也帶動了《士兵突擊》的收視率。
王蓉和陳廣兩個人是最開心的,因為他們兩個人演繹的就是許三多和成才得角色。
陳廣最近也一直在刷評論,基本上夸成才的,夸他演技好的,他就點贊。
“其他人都說,《士兵突擊》中有太多個性鮮明的角色,木木、史今、高城、袁朗、吳哲、老馬……于是關于誰是最愛的話題每天都在討論。
對我而言,士兵里最讓我喜歡的角色是成才,沒有并列,只是成才。許多朋友和我聊起,他們喜歡成才的理由是因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不知道,在我看來,成才身上的那么一點兒自我為中心,其實并不過分和離譜,如果他的那么些小缺點影射著大眾,我想并不恰當,因為我們距離成才其實還很遙遠。
成才百折不撓的堅韌,活潑開朗的性情,百煉緬鋼的人生目標,那樣完整的一段人生歷程,比之我們大多數人,那要強上太多了。
袁朗說成才:“你太精、太油滑,我要什么你給什么,哪怕你沒有”,可是為什么我只從他身上讀到了熱情、認真、執著和坦蕩,還有一些少不更事的單純,精在哪里,焉有之油?
我很同情成才,他和許三多不一樣,木木的目標迷茫,但前途穩定,他一路有人牽領,偏移不掉分毫。而成才就要跌宕得多,所有的路都要自己去找,自己去摸索,哪怕摔得遍體鱗傷,爬起來還是兩眼一摸黑。這大概就是所謂“圓滑”的代價吧。
可是為什么“圓滑”者就一定要受這許多磨難?袁朗將成才做人的根基擊得支離破碎,將成才信奉了二十年的那些東西打得無影無蹤,他說成才心里沒有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可是他自己卻將成才放棄了,他說不敢將全隊人的生命交托在這樣的人手里。
雖然理由無可厚非,但成才畢竟萬念俱灰。我有時候想,袁朗難道真的是神?他一眼就看出了成才是不會被打倒的小強嗎?或者不是,那么成才的一生就從此陷入自卑的陰影再也無法自拔——誰又曾把對待許三多的執著和寬容原封不動地移到成才身上過?眾目睽睽下,永遠溫和的班長將酒潑在成才臉上,不留情面。
從驕傲到消沉,從自尊到自卑,從堅持到懷疑,“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如何可以造就這樣的人格裂變?有色眼鏡無處不在,無論是好人班長,還是神人袁朗,都沒有給過成才一個主動的擁抱——所以我才更喜歡連長老七。話說回來,老七對于三多,又何嘗不帶有色眼鏡呢?
這是《士兵》真實之處,直指人心。”
陳廣暗暗為這個評論點贊。
與此同時徐乾也接受了采訪。
記者問道:“徐導,你了解最近袁朗和成才得爭論嗎?”
徐乾道:“這個我知道。”
“那你贊成這種爭論嗎?”
徐乾回答道:“當然,一部好的作品拍出來就是能讓其他人討論,畢竟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么你支持袁朗的行為嗎?”
“當然,如果不贊成,我就不會寫這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