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辦法?窮人不能生病,一病就治不起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太苦了,人活一世就是來受罪的,真操蛋!”
……
夜市,路邊攤。
程勇眉頭緊皺,煙頭一顆又一顆的被丟在地上,啤酒瓶子擺滿了桌子。
放下酒杯,程勇四下打量了一下,在桌子上看到了一張派發的名片,眉頭一挑,陷入了沉思。
將名片扔掉,陳勇拿起包開上面包車趕回‘神油店’。
因為沒有錢交房租,神油店被房東給封了,大門處用鎖鏈鎖上,程勇從地上撿起一塊轉頭,砸爛玻璃跳了進去。
一番翻箱倒柜之后,程勇終于在一個犄角旮旯里找到了要找的東西,呂受益留下的那張名片。
程勇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完全相信呂受益所說的話,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醫院把猴子仿制藥【格列寧】的藥效向醫生詢問。
“格列寧是治療慢性白血病最有效的藥物,需要終身服用。”
“醫生,你聽說過猴子格列寧嗎?”
“你聽誰說的?”
“我...我聽其他病人說的,藥效怎么樣?”
“你別問藥效怎么樣,這種藥是違禁藥,如果私自服用,很多醫生會拒絕治療。”
“為什么?”
“吃了違禁藥出了問題,誰負責?”
“那有的病人買不起啊。”
“那就沒辦法了,只要進入急變期,就只有等死了,你把人帶來再說。”
程勇和醫生的對話,引起觀眾的一陣感慨——
“這些醫生真現實。”
“好殘酷。”
“人不能生病,一生病這輩子就完了!”
“臥槽,這部片子跟現實也太像了吧,真實的紀錄片啊。”
“這個醫生說‘就只有等死了’是真的聽著很難受。”
“生命是要花錢延續的。”
……
耗子也是肅然起敬,他沒有想道徐乾竟然拍攝這樣的題材,這真的很了不起。
徐乾拍攝這部電影的原因可不僅僅是因為這部電影票房高,而是它直面社會熱點,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這部影片的意義遠遠不在電影藝術本身,而是隨著它的熱映,直接變成了一場“公益文化傳播,觸發國家政策改革“的重大社會事件。
《藥神》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不加掩飾切入沉重的社會話題,【看病難,藥費貴】,并直面醫藥行業的制度問題,切實打動全年齡段各階層觀眾,引發了全民范圍的探討和影響力,掀起了一場持續近一個月的全民觀影和大討論熱潮。
影片熱映期,廣大公眾呼吁抗癌藥品降價的強烈呼聲也因此愈發高漲,主管部門順應民心,10月10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宣布將17種抗癌藥納入了醫保報銷目錄,無數癌癥患者及他們的親屬家人,因此從中受益。
《藥神》本身是一部觀影過程中動情落淚,但同時亦充斥著正能量,充滿了光明和希望的作品。而正如影片結束時令人暖心的結尾一樣,通過一部公益電影的成功和倡導,當真實現了令人暖心的惠民措施的實施,“電影《藥神》”化身為惠及現實生活中千家萬戶的“藥神”,這絕對開了整個中國電影史之先河。
難怪這部影片第一場首映式上,當今最優秀的中國中青年電影人匯聚一堂,人人無不交口稱頌,這部影片是在【做功德】。
而3個月后的現實反響,相信也遠遠超出了當時最樂觀者的預期。當《藥神》票房突破6億時,出品方更一次性捐贈200萬元,并宣布之后票房每多出1億,就追加捐款30萬,交給白血病慈善機構。
誰說中國沒有《熔爐》,這不就是熔爐?
韓國電影深刻?每當社會遇到問題就拍電影,結果呢?無濟于事,勝利打了所有人的臉!
拍了《流感》又能怎樣,面對疫情的時候實行的是“主會保佑你”的策略。
西方各國更是發明了一個偉大的普世定律——不檢測等于沒有,有錢人檢測就是病毒,沒錢人就是流感。
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