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這一行,近現代有名有姓的大師多達三百多個,平均下來每個大師有十幅作品,那也是三千多的體量,這小伙開口就要撿漏,這顯然不是行家,更像是個古玩界的小白。
女老板首先拿上來一副秋海心師傅的作品:“小哥你看這幅秋海心的作品怎么樣?近代揚州城的刺繡大師,以揚州瘦西湖為主題的刺繡作品!做工精巧,手藝到家!耗時三年零六個月的時間!今天你我相遇就是緣分,給你一個成本價!兩萬塊!”
三生搖頭笑而不語,秋海心確實是姑蘇城的刺繡大師,也是近代十大刺繡師之一,稍微懂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他的兩幅作品一副《秋衣梅花》被放置在姑蘇城博物館參展,而另一幅《揚州瘦西湖》則是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參展。
女老板這幅秋海心的作品就不言而喻了,百分百是仿制的作品,揚州瘦西湖上的建筑物都是歪的,僅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臨摹者的手藝笨拙,跟手藝高超幾個字完全就沾上邊。
女老板繼續給鄭三生展示,接著又拿起一副陳河山師傅的作品《群馬圖》。
群馬圖是一副長軸的作品,作品運用了罕見的四種顏色作為調色,完美的將群馬的形象呈現了出來。
“小哥!正宗的陳河山大師的作品!算你便宜點!你個八千拿走!怎么樣?”
三生繼續搖頭,陳河山的名氣雖說比不上秋海心,這幅作品目前來看也是真跡無疑,但不得不說這幅作品的品相實屬一般,群馬圖的表面肉眼可見密密麻麻的霉斑,并且還是在幾個特別顯著的位置。
刺繡絹布不比其他材質,一旦其外表出現了霉斑的痕跡,那就等于給這幅作品宣布了死刑,隨著時間的流失,用不了多久,霉斑表面就會被進一步的氧化、風蝕,并且永無被修復的可能。
從這兩幅作品的情況來看,三生很明顯就看出來了,這女的分明就是把他當做古玩小白來忽悠了,專門挑贗品、品相差的忽悠人呢。
“小哥!我推薦的你都看不上,這樣吧!我攤子上的寶貝,你自己說!看上我哪件作品了,我給你推薦!今天還沒開市呢!小哥幫忙開個市!”
“那件作品賣不賣!”三生抬手指著跟前的一副作品問道。
這一說直接就讓女老板傻了眼,因為三生所指的那副作品不是別的,正是她自己刺繡的那副《嫦娥奔月》的作品。
準確來說,那副作品就是她自己繡著玩的,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一件半成品。
“你看上這幅作品?這不是鬧著玩的吧!大早上的!我還沒開市,你就拿我開玩笑?”
“沒跟你開玩笑,我確實看中了你的那副作品……”
“我又不是什么名家,況且這幅作品還沒完工呢啊!小哥你別逗我了!你要這作品回去也沒用啊!”
……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