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風看著那些瓶瓶罐罐,一陣無語,自己早年的一句玩笑話而已,結果一個個的,竟然都當真了。
只是鄭大風有些為難,自己怎么保存這些極容易變質轉濁的清泉美水
陳平安撂下一句,你找魏山君幫忙去。
緩緩走上臺階,走樁練拳拾級而下的岑鴛機,她身形小如芥子,一個登高,一個下山,雙方擦肩而過,陳平安一直走到山頂,坐在臺階上,怔怔出神,因為那枚梭子的出現,陳平安都開始懷疑昔年囊括蟬蛻洞天的括蒼洞,是不是早就被楊老頭暗中收藏了然后只是故意泄露了蟬蛻洞天的行蹤,之后就有了陳清流的那場跨洲遠游,居中修行。
最早負責水運具體流轉的天下真龍,曾經與人間修士暗中締結盟約,最終叛出天庭。
而斬龍之人的陳清流,曾經在括蒼洞內煉劍多年,并且在此地證道。
算不算是楊老頭對叛徒的一場清算
如果真是如此,算計之深,謀劃之遠,確實可怕。
按照呂喦的說法,作為遠古天庭兩座行刑臺之一的斬龍臺,在登天一役期間,被某位劍修摧破崩碎,四散遺落人間,最大的兩座“山崖”,一為“真隱,天鼻,風車,寮燈”古名眾多的龍脊山,從此古蜀地界劍仙與蛟龍皆多,另外一座斬龍石崖就在劍氣長城,代代相傳至寧姚。
陳平安這么多年來,始終珍藏有一塊斬龍臺,不管他再財迷心竅,再吃了熊心豹子膽,都不敢有絲毫造次,就將它放在方寸物內,一直隨身攜帶。陳平安始終不敢、更不舍得用來砥礪劍鋒。
因為是陳平安第一次游歷劍氣長城再離開,在那倒懸山鸛雀客棧,寧姚讓張祿幫忙轉交,送給陳平安的臨別贈禮。
那塊用棉布包裹的斬龍臺,大小如手掌,正反兩面各篆刻兩字天真,寧姚。
定情信物
真隱,天鼻。天鼻,真隱。
若是各取一字再組合起來,即是“天真”。
劍氣長城,最后一任祭官,消失無蹤,搖身一變,成為驪珠洞天的謝新恩,青冥天下的林江仙。
之后就是寧姚離家出走,她單獨游歷浩然數洲,最終來到驪珠洞天。
陳平安至今都不敢說自己已經摸清楚了小鎮的底細。
人之追憶緬懷,傷感和遺憾,宛如古井深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情人間的眷念,一路蔓延而去,風馳電掣,遠遠鄉念念人,好似他與她,轉瞬即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