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少年模樣的劉羨陽變成了一具尸體,躺在泥瓶巷內。剛剛被人打死,故而是鮮活的,滿身血污的。
身邊的顧璨,變成了他在書簡湖時候的模樣,同樣是一具尸體,卻是干癟的陳舊的,像是被人親手打死再被收尸回鄉,擺放在這里,尸坐于長凳而已。
現身泥瓶巷的劉羨陽會說什么話,見著了陳平安之后,連同劉羨陽會生發什么念頭,都是陳平安的一場鋪墊和預想。
就像顧璨將那瓜子殼故意丟入宋集薪院子當中,何嘗不是陳平安編寫的故事當中的一個細節。
“當初在劍氣長城的半截城頭,周密曾說我之所以能夠保留希望,只是因為我始終不曾真正體會過絕望,我不信。”
“不信,就得作出證明。若有萬一,就得未雨綢繆。所以在這個夢里的陳平安,用了足足八十個長長短短的、既無限趨于真相又想入非非的夢境,制造了三十萬六千多個山水、建筑、人事場景,把一切到達言語文字和想象力邊界的事情,曾經陳平安不會想、不敢想、敢想不能做、心力缺一即做不到的所有事情,行善的,圣賢的,至人的,將功補過的。惡的,偽善的,荒唐的,淫欲的,暴虐的,陰險的。全部做了一遍。或被迫眼睜睜看著一切不幸發生,或主動為惡,睚眥必報,甚至是在道路上見人殺人,不留活口,死氣沉沉的落魄山,走幾步就是作古的尸體,整座家鄉小鎮的有靈眾生,都被我屠戮殆盡了,有是我咎由自取的,有心無力改變和補救的,也有我念頭作祟,撕破偽善面具,故意將那私欲一起,或是道心失守,走火入魔,濫殺身邊親近人一手促成的慘劇,既有毫無征兆的天災人禍,又有我讓我故意為之,七情顛倒,六欲橫行,將那桐葉洲的每一種禮樂崩壞,奸淫擄掠,橫行無忌,道德仁義一敗涂地,人間所謂美事幸運事,口舌之欲,學而優則仕成就殷實之家,耕讀傳家,或豪強一方,為富不仁,三妻四妾齊人之福,殺皇帝當皇帝,三宮六院嬪妃無數,或躋身十四境劍修,只身仗劍殺穿整座寶瓶洲,不留活口,身心之純粹自由,好與壞,善與惡,修道純粹隨心所欲,搖擺不定行走在兩個極端中間,四種情況的人生百態,都嘗試了一遍,有些甚至是數遍。更換二十七種身份,讓君王垂拱而治的宰相,謀朝篡位坐上龍椅的武將,市井屠夫,仵作,娼妓,江湖宗師,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鄉野村婦,云游僧,火居道士,河神,山君走過或奮發或庸碌或慘淡一生。心死如灰、當場道心崩碎或是氣急身亡的好人陳平安,三十有五,從惡如崩、最終逃無可逃、且未能走出迷宮的惡人陳平安,臨了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四十有六。其余悉數形神枯槁,行尸走肉,孤魂野鬼游蕩在迷宮內,尋死不能,求活不得,生不如死不得解脫。”
“那個坐在輪椅上不自由的陳平安,我不敢回頭看的高大怪人,原來就是我自己。”
“好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仍然是我小覷了心魔。錯了我才是心魔啊,陳平安,可以可以,你可以的,這座迷宮,原來沒有出口。”
就像突然在地上撿起了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把心關鎖。
下一刻,場景畫面倏忽變幻。
這個“陳平安”置身于白霧茫茫中,環顧四周過后,忍不住跳腳罵道“崔瀺這個王八蛋,教你什么不好,偏要教你搞壞自己的道心就沒有別人可以搞死你,你這個有娘生沒爹教的東西,賤種,狗賊,更是不學好,道德圓滿的至人也做了,惡貫滿盈的亂臣賊子也做了,憊懶不求上進的富家翁也當了,還不滿意,非要來一場正法全毀的末世、再由你這個萬年一出的圣人現世才滿意嗎泥腿子不知死活,不知天高地厚,真是無法無天,膽敢姓規名矩你配嗎陳平安,你但凡有點良心,就要趕緊收手求求你了,放我出去吧,不然就打殺我一了百了,求求你了”
謾罵不休,不痛不癢,自然是毫無用處的。有意思的話再有意思,沒有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他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化外天魔。
它這種心魔,就像老瓷山的那堆碎瓷片,屬于廢棄殘次品。
只因為它還夾雜著一絲一縷的人性。
還有幾個同病相憐的“道友”,一位是陳平安揣摩出來的十一境武夫,是集人間美好、性格醇善之大成者,武神陳平安。
即將問拳兵家祖庭,既定的迷宮出口,是此人要以人間武運徹底打散天下靈氣,親手造就出一個沒有練氣士的嶄新世道。
一個是以劍修為主、百家學問為輔同時行走兩條大道、最終躋身十四境的練氣士,雖然作惡多端,無法無天,但是道心之純粹,是一種堪稱最為理想的杳冥狀態了,練氣士陳平安,以大自由橫行于再無十五境修行坐鎮的數座天下。
剛剛反殺女冠吾洲,用鳩占鵲巢的神通,得手了那門遠古鑄造法。這條迷宮出口道路,是憑此躋身十五境,登天做掉周密,打碎遠古天庭遺址,重新布置人間。
還有一個既非練氣士也不是武夫的遲暮老人,守著一畝三分地,讀過書當過官,年老了就歸隱山林,含飴弄孫,閑暇時校書。
最后一個是“吃掉陳平安”的周密、周密再被反客為主的陳平安,遠離人間,遙遙凝視著人間的所有悲歡離合,看著所有熟悉的親朋好友,結怨的仇人,一一老去再一一老死,只是獨自守著遠古天庭遺址,一如當年,獨立劍氣長城的城頭,只是這次是長達一萬年。
這處心相景象之一。
心魔“陳平安”罵累了,重重嘆息一聲,并無境界的一副凡俗夫子身軀,此刻眼中所見,卻可以同時看到四方天地。
一方是至圣先師帶著后來的文廟十哲、七十二賢的三千遠古書生,浩浩蕩蕩游學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