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功勞簿上享福的龍子龍孫們,行事桀驁不馴,不服山水神靈管束,與各路劍仙大動干戈,興風作浪,生靈涂炭,最終與文廟貌合神離。
已經不知不覺陷入了一種“天厭”的境地。
要知道最早的那些上古劍仙,比如只說古蜀地界,當初可不是為了尋寶而去,純粹是看不下去了。
看似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陸沉,就曾勸過那幾尊神位最高的古老龍王,你們該收斂該整治了,否則香火就要斷了。
不信。
也可能是積弊深重,沉疴難治,那些經歷過登天一役的龍王們,即便想要有所作為,終究是無力回天。
王憂心忡忡說道“他們都是劍修,一個是老十四,一個是自身與背景都很過硬的年輕劍仙,對上了,很容易一言不合就撕破臉皮啊。”
他雖然恢復了境界修為和前身記憶,但還是下意識以驪珠洞天本土人氏自居。
而那陳平安,又是家鄉年輕一輩最出類拔萃的人物,王不愿意這樣的年輕人,大道受阻,就此黯然失色,泯然眾矣。
與皚皚洲某位大修士,淪為相似境地。
葛道人笑道“聽口氣,是偏心陳平安更多”
王略有幾分得意神色,笑道“我跟青主道友又不相熟,見都沒見過。但是當年在小鎮,我可是很早就看好陳平安的人,說不定能算最早,之一”
葛道人點頭笑道“陳山主見著了素未蒙面的貧道,至多出于禮數,喊一聲前輩,或是葛仙君,與你重逢,卻要真心實意喊你一聲魏爺爺。”
小鎮外邊的那片神仙墳,如今地契,還在魏家手上。
大驪宋氏哪怕在一國即一洲的王朝巔峰,也沒有在這件事上為難桃葉巷魏氏,讓后者交割地契,強買強賣。
只因為驪珠洞天困龍之法的具體布局,都出自前身王之手,故而神仙墳地界,便是后身魏本源該得的報酬。
當時是師尊降下了一道法旨,讓他去接引師弟,桃葉巷的那個魏本源,一個千不該萬不該、最不該與鄒子論道陰陽五行的道士。
其實前身王,并非親傳,只是三山九侯先生的不記名弟子。
而這恰好就是王的心結所在,他太想要證明自己了,已有嫡傳之資。
謝狗瞧不太起如今世道上的道士們,她覺得如今的煉氣士,求道之心不夠堅韌。
也不盡然,總有例外。因為先前葛師兄道破了天機,王埋怨道“于真人是怎么想的,為何非要讓陳平安趟渾水。一輩子沒為錢字發過愁的大財主,借了點錢而已,心里就不痛快了
”
葛道人調侃道“師弟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你借那么多的錢出去試試看”
王大聲笑道“我要有幾百上千顆金精銅錢,早借了。”
葛道人問道“師弟你有”
王說道“我沒有,才如此說嘛,白撿個便宜。”葛道人伸出一只手,“巧了,我手邊恰好有五百顆金精銅錢。我先借給你,你再借給陳平安,我們先談好利息,你再跟陳平安算利息是虧是賺,我們師兄弟,各
憑本事”
王將師兄的胳膊使勁推回去,結果推不動,僵持不下。
葛道人微笑道“真武山那邊,已經有所表示了。師弟你這個最早看出陳山主大道可期的同鄉長輩,就不意思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