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冠者說道“丁道士那本書,馬上要翻篇進入第二章節了。”陳平安說道“一個流散在市井坊間的天潢貴胄,歷經坎坷,受盡白眼,遇到了個異人,對少年青眼相加,開始走上修道之路,你自己說說看,這個開篇,俗不俗
”
道冠者學真身語氣唉了一聲,說道“大俗就是大雅,我覺得這個故事的開頭,很爽啊。”
陳平安看了眼道冠者。后者堅持己見。
陳平安只得退讓一步,說道“加入我與香童的那些山水游歷,記得情節轉折,別太生硬了,最終顯得主人公太主人公。”
道冠者滿臉錯愕道“連自己的書都抄不太好吧,顯得學力不夠,才情不足啊。”
陳平安默不作聲,重新盯著那尊法相,心中有了個決斷。
道冠者只好舉起雙手,“各自忙去”
陳平安點點頭,重新落座,閉目養神,雙手疊放,拇指相抵。
并未撤去那尊法相。
“居山修道”者,歲月悠悠,幽思萬千,不知山外日升月落天氣變遷。
按照白發童子的說法,人身三百五十六個竅穴,就等同于三百六十五座現成的洞天福地。是一個人從娘胎帶來的。
這就是世間精怪之屬,為何都要修煉人形的根源。
所以陳平安先前在馬府,與余時務,才會有那一番發自肺腑的感慨,我輩人身難得,人身難再得。那會兒在牢獄內,讓捻芯縫制真名,陳平安境界低微,開辟府邸數量極其有限,開府只有十竅,當時五行本命物,各占去一座,多出兩把籠中雀和井底月本命飛劍,始終無法煉制為本命物的初一和十五兩把飛劍,肯定也得有個棲息之地,再加上仿劍松針、咳雷必須共聚一府,那會兒陳平安根本沒有多余的氣府來擱置它
們,就更別提中煉了。
當年有這個開竅規模,還要歸功于少年時得到的那三縷劍氣,早早幫忙開山建府的緣故。
否則陳平安只會更加捉襟見肘,無從下手。
至于將某些身外物的靈器法寶,大煉為本命物,陳平安想都沒想過。山上煉物,不得花錢啊。老子沒錢何況也不是所有靈寶都適合中煉、大煉的,歷史上經常有那對著一件仙兵干瞪眼數百年的大修士,始終不得其法,或是無法破開層層禁制,或是人與至寶大道不
相契合,只能割愛,傳給某位嫡傳或是自家徒孫。
今時不同往日。
等到道冠者這天再次趕來此地游覽景象,嘖嘖稱奇。不愧是自己,真是大手筆。
眼中所見,既高且深。找尋出來的十座儲君之山,都被陳平安真身煉化了本命物,調兵譴將一般,坐鎮府邸,與那五行本命物剛好搭配,有“一主二從”之屬,前者對后者有賞賜之例,
后者與前者有朝貢供奉之責。
從北俱蘆洲恨劍山那邊購買而來的仿劍,都被陳平安煉制了。不是小煉,直接越過中煉一層,大煉為與大道戚戚相關的本命物
此外還有崢嶸宗妖族劍修的一把本命飛劍“天籟”。白發童子送給他一把刻有“瀆”字的短劍。
氣府的數量,道場的質量,我都要。
貪多嚼不爛在仙人一境,陳平安要反其道行之。
很野修
陳平安沒有理會道冠者的到來,依舊道人尸坐。
如神靈在龕。
所有方寸物和咫尺物都被放在了腳邊。
顯而易見,煉物一道,真身才起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