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井離鄉”的包袱齋,到“見好就收”的隱官大人,再到陳劍仙,這輩子遠游和修道生涯,還是攢下些家當的。
道冠者雙手負后,緩緩踱步,一直仰著頭看那法相。
只見那本命水府內,一枚水字印,緩緩旋轉,下有幽幽深潭,影影倬倬,似有蛟龍游曳。府內有三面墻壁,一眾水神、水仙栩栩如生。
另外一處本命氣府內,在那山祠之巔,建造有一座晶瑩剔透的仿白玉京寶塔,道氣宏大。
一處白霧茫茫的深邃氣府之中,矗立有一桿劍仙幡子,獵獵作響,寶光燦爛。
新開辟出的一座氣府內,一支浮游不定的白玉靈芝,拖曳出虹光。
一顆蘊藉雷法真意、自成雷局天地的六面印,懸在高空,電閃雷鳴,如一尊神靈同時驅使千百條金色長鞭,不斷鞭笞和夯實整座氣府大地。
還有好些品秩高低不一的法袍,也被煉制,有大如天幕的,也有覆蓋山河的,低一些品秩的,便如一片云海作蜉蝣天地間。
楊老頭曾有一問,你陳平安,吃飽了嗎
答案是沒有。
柴蕪是魏羨的徒弟,魏羨有官癮,跟著大驪鐵騎去了蠻荒天下,積攢軍功去了,就把小姑娘留在了這邊。
由于魏海量說她的資質,跟自己的酒量一樣好,這讓柴蕪對自己的習武天賦,比較有數了。
再加上后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柴蕪更有數了。
那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陳山主,據說連自己的開山弟子都不如何教拳,更別提幫人傳道了。可就是這么一位從不輕易出手指點他人修行的陳山主,竟然親自為她傳道解惑,結果比較出人意料,反正差不多就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柴蕪便知道自己確實
運氣不錯,可以修行仙家術法,但也僅限于“可以”
所以等到她在密雪峰那座長春洞天里邊,從有個留人境說法的柳筋境,一步躋身玉璞,其實柴蕪比誰都發蒙犯愣。
只是她很快就想明白了,肯定要歸功于小陌先生贈送的那把本命飛劍。況且與她道賀的,其實也就是那些同齡人,崔宗主倒是露面了一次,說了些怪話,大致意思是夸她資質好,如今又是上五境的劍修了,有無興趣喊上師父一起轉
投青萍劍宗啊。
每一艘渡船,不管是跨洲還是短途的,都需要試航。
柴蕪乘坐那艘大泉姚氏送到青衫渡的雷車渡船,跟著管事賈老神仙,一起北歸家鄉。
但是柴蕪既沒去拜劍臺,實在是有點煩那個白玄。她也沒去落魄山,主要是怕那個名叫“謝狗”的次席供奉。
因為據說她與小陌先生是道侶,小姑娘就有點心虛,她便躲在渡船上邊,去落魄山或是騎龍巷,能拖幾天是幾天。
其實也不算躲,柴蕪喜歡渡船,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結果等到雷車都從北俱蘆洲返航了,柴蕪就想著不如再拖幾天,去了桐葉洲,下次再回唄。
結果掌律長命來到牛角渡,現身渡船,告訴小姑娘,謝狗喊她去一趟扶搖麓,要跟她嘮幾句。
柴蕪苦著臉,也不敢拒絕。
到了扶搖麓那處山主的私人道場,是一個風景漂亮到讓人詞窮的地方,也是一個很古怪的地兒。
柴蕪的視野中,所有景象都是光線扭曲的,不過得仔細看,才能發現那點痕跡。
就像天地萬物是由億兆條細微絲線組成,興許是被山風一吹,絲線就微微搖晃起來。
謝狗靠著廊道墻壁,瞇眼打量著那個玉璞境的小姑娘。
就是這個小丫頭,得到了自家小陌剝離出來的一把本命飛劍
長命與那位次席供奉點頭致意,小姑娘已經幫忙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