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檗去了一趟棋墩山,前朝輦道旁的楊柳依依,山花爛漫。
陸神秘密離開天都峰道場,跨洲重返中土。
又有個背劍的年輕道士,大駕光臨披云山。
遙見大山,蒼翠夾道,白云繚繞如法衣,道士見了,暗自點頭,難怪能夠抬升為一洲北岳。
魏檗敏銳察覺到對方神異,很快確定了道士的身份,大為訝異,魏檗親自去披云山迎接,打了個稽首禮,“北岳魏檗拜見天師。”
龍虎山當代天師趙天籟還禮道:“叨擾神君了。”
魏檗問道:“天師此行,可是有要事在身?果真如此,魏檗可以代為傳話給落魄山或是大驪宋氏。”
上次涉足寶瓶洲,還是這位天師親自出手,將那個白帝城柳赤誠鎮壓。
最終還是崔國師動了手腳,暗不見天日長達千年光陰的柳赤誠,才得以僥幸破開那座大陣。
趙天籟搖頭道:“無事,就是隨便走走看看。魏神君不必款待。”
昨夜得知蠻荒那邊要打擂臺,趙天籟就與天師府囑咐過相關事宜,火速下山了。
只是出山不久,就又得知那邊情況有變,趙天籟總不好立即返回龍虎山,就干脆來到寶瓶洲,當是故地重游一番。
而事宜之一,就是如果他無法返回龍虎山,將會由誰接任天師。
與此同時,趙天籟也坦言自己此次下山隨身攜帶的天師劍和法印,未必能夠送回天師府。
魏檗笑道:“我是肯定要陪同天師游覽披云山的,能夠跟天師多聊一句都是賺,可以沾沾仙氣。”
趙天籟自然也是飄逸灑脫之輩,“那貧道就多沾沾神氣。”
山外夏日炎炎,山中氣候清涼,披云山上建有一座林鹿書院的緣故,逐漸成為了許多文人雅士的避暑勝地。
魏檗說自己得厚顏與天師討要一幅墨寶,用以崖刻榜書。
趙天籟爽快答應下來,只是問道:“神君何必舍近求遠?”
披云山與落魄山是近鄰,陳平安又曾手治百劍仙印譜和皕劍仙印譜。
魏檗笑道:“陳平安只敢自詡為鑒賞大家,文人的詩書畫印,他只與刻印沾點邊。”
趙天籟說道:“過謙了。隱官在城頭所刻萍字,劍氣縱橫,筋骨雄健,絕非俗手。”
魏檗不知如何作答,心想這也沒走到落魄山啊。
趙天籟只是實話實說,畢竟不熟悉披云、落魄兩山的風俗,哪里能想到這尊夜游神君的“心虛”。
都習慣說官場攀升或是爬升,攀是說升官之難,爬是講升官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