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釋重負,點點頭,這就好,然后一拍桌子,很不好,我閨女哪里比那寧姚差了,老人大手一揮,沒眼光的,趕緊滾蛋。
陳平安走后,衙門那邊,很快就有人過來查簿子,兩張生面孔,不過官牌沒錯,老掌柜也就沒有多想。
他們翻到了陳平安和寧姚的名字后,兩人相視一笑,其中一位年輕官員,繼續隨手翻頁,再隨口笑道:“劉掌柜,生意興隆。”
老人隨意趴在柜臺上,半點不怵這些公門中人,自家客棧就開在那兩條街巷邊上,兩代人,都快五十年了,什么文官武將沒見過,位列中樞的黃紫公卿,不但熟臉,好些個路上遇見了,還能打聲招呼的,對此,老掌柜是一向頗為自傲的,所以這會兒只是笑道:“生意還行,湊合吧。”
寧姚并未刻意心神沉浸去修行,溫養劍意,不然無異于兩座天下的一場大道之爭。
她就這么在桌邊坐了一宿,然后到了清晨時分,她睜開眼,下意識伸出手指,輕輕捻動一只袖子的衣角。
等到敲門聲輕輕響起,寧姚說道:“門沒拴。”
陳平安推門而入,寧姚瞥了眼那個頭別玉簪的一襲青衫,沒說話。
陳平安從袖子里摸出幾本文人筆札的集子,笑道:“還要在京城逗留幾天,怕你悶,就挑了幾本書,沒事隨便翻翻。”
寧姚看著桌上的幾本書,拎了拎,問道:“就沒有江湖演義和傳奇公案?”
陳平安問道:“要看這一類?”
寧姚反問道:“不然看那些靈怪煙粉、志異小說的胡扯?”
陳平安無言以對。
那些演義小說,動不動就是隱世高人為晚輩灌注一甲子內功,也挺胡說八道啊。
只是媳婦說的都對。
陳平安先說了禮圣邀請的文廟之行,寧姚點點頭,說沒問題,然后陳平安立即轉身去找書,不過里邊,好像沒有這些書籍。
記得當年還是小黑炭的開山大弟子,每天私底下就纏著老魏和小白,說每人傳給她幾十年功力好了。
后來是老廚子告狀,然后裴錢一頓板栗直接吃飽,才放過了魏羨和盧白象。
老掌柜瞧見了來來回回的陳平安,打趣道:“人不可貌相,年紀輕輕的,倒是挺快啊。”
陳平安假裝沒聽懂,問道:“掌柜的,附近有無書肆?”
老人點點頭,“不遠,就有半條街的書鋪,不過離著意遲巷篪兒街這么近的鋪子,可想而知,價格不便宜,多是些不常見的孤本善本。怎的,如今你們這些江湖門派中人,與人過招,事先都要之乎者也幾句啦?”
老人大致指了路,陳平安道了聲謝,笑道:“媳婦想看書,就去那邊找找。”
陳平安就當是散步了,找見了那條街,確實書肆林立,花了七八兩銀子,挑了幾本書,收入袖中,改了主意,繞路去往別處,約莫三里路程,穿街過巷,陳平安最后走到了一座開在小巷深處盡頭的仙家客棧,門臉兒不大,也沒什么仙家排場,凡俗夫子路過了,肯定都不會多看一眼,遇到了這條斷頭路,只會轉身離開。
陳平安知道宋續幾個,昨夜出城遠游,身形就起始于此地,后來返回京城,也是在這邊落腳,極有可能,這里就是他們的修道之地。
陳平安剛要敲門,就微微皺眉,身形瞬間倒掠出去,飄落在十數丈外,有一位金丹境的女鬼修士,身形虛化,從那張貼有彩繪門神的大門之中,一個飛撲而出,陳平安瞥了眼,發現是那個年輕元嬰劍修身邊的女鬼,多半是宋續、葛嶺一般的存在,只是分屬不同山頭。
這是要切磋道法?還是問劍問拳?
只是見她身形旋轉,彩衣飄搖,張牙舞爪的,好像也沒什么章法,而且她那要吃人的眼神,滿臉的垂涎,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