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姚說道:“我在飛升城等你。”
陳平安點頭道:“好的。”
眼前女子,與她在少女時,還是很不一樣的,反正都是最好。
陳平安深呼吸一口氣,“我送送你。”
兩人身形化作青白長虹,劍氣沖霄,瞬間遠離渡口。
坐鎮寶瓶洲天幕的那位儒家文廟圣賢,打開通往五彩天下的那道大門。
真正想要進入五彩天下,寧姚還有一段光陰長河的路程要走,只不過道路安穩,就像人間的官道驛路。
在大門關閉后,老夫子站在白云上,微笑道:“既然不舍,何不挽留。”
陳平安笑著不說話,只是與這位文廟圣賢作揖告別。
回到落魄山。
陳平安已經將那把夜游劍,懸掛在竹樓一樓的墻壁上,與那幅對聯為鄰。
看了眼墻上的在鞘長劍。
世道涂潦意難平,壁上龍蛇飛動。
書桌上擺放了兩部印譜,當之無愧的初本。
分別是百劍仙印譜,皕劍仙印譜。
晏胖子當年想買,不給。價格可以談,休想。
害得晏琢差點就想要趁著陳平安在避暑行宮當那隱官大人,跑去寧府當梁上君子了。
陳平安走出竹樓,后邊那座曾經栽種有一株紫金蓮花的小池塘,已經搬去了藕花福地。
看著空蕩蕩的無水池塘,沒來由想起一句佛家語。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修道之人,幽居山中,所謂真正得道,大概就是一雙眼眸如日月,一顆道心似青蓮。
離開小池塘,去往崖畔石桌。
在竹樓和崖畔石桌之間,鋪有青色石磚,可以在此六步走樁。
之前是跟學生崔東山一起鋪設的,只是陳平安也不知道,崔東山到底在青磚底部銘刻了什么文字內容。
之前聽老廚子說魏羨收了個嫡傳當大弟子,一個才九歲大的小女孩,還是個孤苦伶仃的孩子,卻已經有五周歲的修道年齡了。
是魏羨在藩屬小國小地方撿來的弟子。一個孤兒,四歲就開始修行?
師徒雙方,第一次見面,魏羨當時正在一處驛路旁的酒肆喝酒,就只要了一碗,不然喝酒誤事。
然后魏羨就瞧見了個衣衫襤褸的女孩,身形消瘦,面色枯黃,但是一雙眼眸,不同常人,行走之時,呼吸,腳步,都很沉穩。
那女孩從兜里摸出幾顆銅錢,熟門熟路跟酒肆掌柜買了兩碗劣酒,然后也不挑選空酒桌坐著,女孩就只是蹲在路邊喝酒,端一碗,喝一碗。
兩碗喝完,一疊放,就歸還掌柜。
從買酒到還碗,小女孩從頭到尾,都無言語,算好時辰和腳力,在暮色里趁著尚未夜禁,默默返回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