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少女撇撇嘴,不說話。
僧人緩緩走來,登上青牛背。
年輕女冠說道:“你們佛門的雷音塔,我們道家的天師印,加上兵家的一座小劍冢,當然還有儒家的山岳玉牌。四件最早四位圣人留下的壓勝之物,不說他們儒家自己內部如何勾心斗角,只說我們三方,這次各自取回,雖然名正言順,但是如果真的跟齊先生一聲招呼也不打,是不是不太合適?”
僧人一言不發。
年輕道人憂心道:“是有點不近人情,但是上頭的旨意難違,師姐你還是不要畫蛇添足了。”
那位兵家之人譏笑道:“我不是來跟誰套近乎的。”
————
小鎮那邊,陳平安回到劉羨陽家所在的巷弄,結果看到齊先生就站在門口。
少年快步跑去,不等他發問,齊靜春就交給他兩方私印,微笑道:“陳平安,不是白送給你的,是我有事相求,以后如果山崖書院有難,希望你力所能及地幫上一幫。當然,你也不用刻意打聽書院的消息。”
少年只說了一個字,“好!”
齊靜春點了點頭,語重心長道:“切記之前跟你說過的‘君子不救’,那是我的肺腑之言,并非在試探人心。”
少年咧嘴笑了笑,“先生,這個不敢保證。”
齊靜春欲言又止,最后還是沒有說什么,正要離去。
他原本想說,以后若是山崖書院真有大困局,陳平安你心生悔意,也無需愧疚,只當是沒看見沒聽說便是,不用刻意為之。
但是齊靜春不知為何,內心深處,偏偏心存一絲僥幸,連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思來想去,這位山崖書院的山主,只得出一個答案。竟然是只因為眼前少年,姓陳名平安。他好像跟誰都不太一樣。
你托付他一事,千難萬難,哪怕明知道少年到最后,拼盡全力也做不到,可是你卻能實實在在篤定一件事,他只要答應了,就一定會去做,十分氣力做不到,也愿意咬牙使出十二分力氣。
這就是一件讓人感到心安的事情。
這本是齊靜春苦求多年而不得的事情,這位主動要求貶謫至此的讀書人,原先只覺得天地處處是異鄉。
在齊靜春正要轉身的時候,還背著籮筐的少年,連忙極為吃力地作揖行禮。
巷弄之中,儒家圣人一板一眼地還了少年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