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這個來到這條巷弄的刀客,正是陶斜陽。
而與之同行的年輕道人,是陶斜陽在江湖上認識的至交好友,一見如故,陶斜陽知道年輕道人的一些秘密,能夠看得見那些陰穢東西,還有一些江湖上聞所未聞的壓勝手段。道人收到陶斜陽的密信求助后,二話不說就來到飛鷹堡,一番小心探尋,年輕道人心情愈發沉重,果然如陶斜陽信上所說,飛鷹堡的確是鬼物作祟,而且道行高深,直接壞了飛鷹堡的風水根本。
年輕道人自知斤兩,從來不是什么真正的山上人,跟隨那個喜歡云游四方的師父,修習道法不過五年,只學到了一些望氣、畫符的皮毛功夫,而且他畫的符箓,時靈時不靈,背著的那把銅錢劍,由七七四十九顆銅錢串成,至今還沒有出手的機會,是不是真的能夠鎮煞斬邪,心里完全沒譜。
年輕道人名叫黃尚,是個科舉無望的士族子弟,練習道法將近五年,畫符還是沒能登堂入室,傳授道法的師父又常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不在身邊,黃尚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才湊出了那把前朝神冊、元光、正德“三通寶”的銅錢劍,師父說過這三種通寶銅錢,九疊篆,蘊含的陽氣最足。
至于黃尚所畫之符,品秩不行,就只能靠數量來墊補。
讓他這么個半吊子道士,對付飛鷹堡的兇煞惡鬼,實在是硬著頭皮,只是與陶斜陽相交莫逆,義氣使然,見陶斜陽鐵了心要來此為民除害,總不能眼睜睜見著兄弟夭折在這邊。
兩人的稱兄道弟,并非那江湖豪客在酒桌上的推杯換盞,而是換命。
這棟宅子在荒廢之前,原先的主人應該家境殷實,門檻頗高,大門也是上好的柏木,還裝飾有獸面門環,古老而深沉。
道士黃尚從袖中摸出一張黃紙符箓,先前大雨磅礴,此時道人看著濕漉漉的大門和高墻,苦笑道:“天時地利都不在我們這邊啊。”
刀客陶斜陽嗯了一聲,死死盯住那扇大門,一手按住刀柄,突然轉身,余下一手狠狠拍了一下道士的肩膀,“我先行一步,若是形勢嚴峻,救我不得,你不用管我,回頭幫我找個風水好點的陰宅即可!”
黃尚正要說話。
陶斜陽已經咧嘴,笑容燦爛,“可不是客氣話!若是兩人都死在這邊,在下邊還不得搶酒喝?!”
陶斜陽收起手,氣沉丹田,一刀劈向大門,“給我開!”
刀勢兇猛,竟是直接劈開了大門,陶斜陽大步走入其中,毅然決然。
一時間步伐沉沉,如陷泥潭,陶斜陽毫無畏懼,輕喝一聲,揮刀向前,一刀刀劈在虛空處,刀光森森,略帶瑩光,顯然是在武道窺得門徑了。
陶斜陽以刀開路,筆直向前。
藏在他懷中和腰間的兩張“君子佩符”,瞬間黑化,染滿墨汁一般,本就不多的靈氣,消逝干凈。
黃尚正要快步跟上,只覺得陰風陣陣,從門內撲出,只得在大門內壁,找了兩處稍稍干燥的地方,張貼了兩張鎮宅符箓,這才稍稍好受,不至于呼吸凝滯,然后雙手各捻住一張符箓,分別是“光華真君持劍符”和“黃神越章之印符”,皆是上古遺留下來的著名護身符,廣為流傳。
只是黃尚才頂著陰風向前走出三步,就發現持劍符合印章符變得漆黑大半,好像剛從硯臺里扯出來的兩張符箓,年輕道人心中大駭,忍不住高喊道:“煞氣濃重似水,此地鬼魅絕不是當年死于小巷的冤魂!必然是游蕩百年以上的厲鬼!斜陽,速速退出宅子……”
只是遠處的正屋房門,自行打開,陶斜陽揮刀而入,房門便砰然關閉。
黃尚滿臉悲痛,竭力往手中兩張遭殃的符箓,澆灌入淡薄的靈氣,怒喝道:“移殃去咎!”
持劍符毫無動靜,被兇地煞氣凝聚而成的墨汁浸透,捻符的雙指如被火燙,黃尚趕緊丟了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