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初一十五,是陳平安祭出寶塔鎮妖符后,在他向來者遞出一劍前,用以阻攔山頂君子王頎的救援。
立于山巔的君子王頎,心中感慨,果真是一念起心,分出神魔。
希望此次圍殺順利,在這之后,得了直指大道的仙人口訣,便不再理會俗世恩怨了,潛心修行,終有一日會成為書院副山長,到時候再彌補大泉王朝的山河氣運一二便是了。
————
一位頭頂芙蓉冠的年輕道士,并未御風遠游,卻一次次縮地成寸,很快離開大泉王朝邊境來到北晉南方,又一路往南,揀選了寂靜偏遠的山林湖澤,悄無聲息,最后在一處山頭停下,身形消失。
地底下,別有洞天,似乎是一條被掩埋的古道,年輕道士行走其中又有千里之遙,地下這條蜿蜒古道岔路極多,可是他沒有選擇方向,沒有絲毫猶豫。
一路上或陰森或瑰麗的地底異象,都沒能讓年輕道士停步片刻。
最終來到一座破敗不堪的“山門”前,匾額歪斜,碎了小半,只剩下“瀆別宮”三字。
當他步入其中,一股細微劍氣驟起又驟然消失。
到處是斷壁殘垣,年輕道士腳步緩慢。
飛鷹堡,碧游府,狐兒鎮。
除了九娘所在的客棧,其余兩處都不是什么太緊要的地方,準確說來,飛鷹堡曾經極其重要,如今已是往事云煙了,讓他不太愿意想起。
之后在桐葉洲的游歷,一路上他處處無心插柳,至于最終柳成不成蔭,這位年輕道士其實根本不在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住持的這樁桐葉洲謀劃,扶乩宗和太平山兩頭大妖才是關鍵所在。
但是當他發現竟然有個不知根腳的家伙,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他走過的“大道”之上,
一次是巧合,兩次還是巧合,那么三次呢?
要謹慎啊,可別一個不小心,最后留在家鄉那邊一副以山脈作為枕頭的真身,魂魄損失太過嚴重,使得數百年內無法清醒過來,到時候豈不是錯過了萬年未有的開疆拓土、爭霸大業?還怎么為家族子孫謀取一塊塊無法想象的肥沃地盤?
他不斷在心中如此告誡自己。
在這座廢棄宮殿的道路盡頭,是一座類似遠古鎖龍臺的舊址,有一頭衣衫襤褸、滿身血污的白猿盤腿而坐,一身無法遮掩的兇煞戾氣,磅礴流瀉,只是那一縷縷凝如實質的劍煞之氣,每當要飄出這座巨大石臺,就會被一條條莫名浮現的雪白閃電,打得毫無蹤影。
正是逃命至此的太平山背劍白猿,只是如今已經不存在“背劍”一說了。
老猿沙啞問道:“為何來此找我?就不怕我們兩個都死在這里?”
年輕道士走到鎖龍臺邊緣地帶,沒有拾級而上,微笑道:“放心,家鄉那邊有個老東西,早就對有過斷言,你是個有福運的,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