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元封就一直對此書心心念念。
只聽說此書是一個名叫姓姜的外鄉修士撰寫,寫得文采絕妙不說,而且句句金玉良言。
比如狄元封便聽孫道人說過一事,說書上提醒野修游歷,若是真敢虎口奪食,那么一定要小心那些身邊有仙子作伴的大宗子弟,越年輕越要提防,因為一旦遇上了,起了爭執,那位男子出手一定會不遺余力,法寶迭出,殺一位洞府境野修,會拿出殺一位金丹地仙的氣力,根本不介意那點靈氣消耗,至于與之敵對的野修,也就自然而然死得十分漂亮了,好似開花。
與此同時,那本《小心集》也有應對之策,覺得自己真要死了,千萬別硬著脖子撂狠話,應該趕緊跪地磕頭,不是求那男子,而是求那男子身邊的仙子開恩,磕頭要響,喊那女菩薩的嗓門要大,興許還有一線生機。
狄元封哪怕只是聽過有關《小心集》的只言片語,依舊覺得這位姜前輩,真是洞悉人心,真知灼見。
與三人一起行走在山間小徑上。
陳平安抬頭看了眼天色,突然有些自嘲。
相較于孑然一身的尋覓機緣,自己似乎還是更喜歡與人打交道。哪怕是與心懷叵測之輩相處,依舊會覺得習慣成自然了。
但是對于這方廣闊天地,反而從來敬畏又害怕,第一次走出驪珠洞天,便是如此心性,如今還是這般。
不然以他如今的修為手段,何至于一定要與人結伴訪山,才會覺得稍稍心安。
這樣不太好。
不過只能慢慢改。
其實關于這一點,許多年前陸臺就看破且說破可,與陳平安有過一番語重心長的提醒。
知道有些道理很好,卻難以立即起而行之的,茫茫多的世人當中,何嘗沒有陳平安。
陳平安如今除了沿著大瀆,替陳靈均先走水一趟,自家修行當然不能耽誤,躋身金身境,其實一直是這些年的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打算多攢錢,買一兩把恨劍山的仿造飛劍。
在骸骨灘,陳平安從崇玄署楊凝性身上,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的。
那個楊凝性惡念芥子化身的書生,就展露過一把恨劍山仿造飛劍,氣勢很足,很能嚇唬人。
當時就連對飛劍并不陌生的陳平安,都被蒙騙過去。
那么只要初一十五煉化成功,雖非劍修的本命飛劍,卻與太霞一脈的顧陌一般,可以將飛劍煉化為修士本命物,相當于多出兩件攻伐法寶。
如果再多出兩把恨劍山的仿制飛劍,廝殺起來,敵人便有了更多的意外,更難防備。
第一把,祭出恨劍山仿劍,再出初一。第三把再出仿劍,最后再出十五。
想必對方的心路歷程,應該會比較跌宕起伏。
江湖險惡,山上風大,這類障眼法,當然是多多益善。
————
眾人腳下這條山間羊腸小道,彎彎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