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不多在年輕隱官剛被丟往牢獄、初次遇到縫衣人捻芯之時。
裴錢要遠游了。
還是師父不在身邊的那種出遠門,真會離家千萬里的。
一大清早,陳暖樹和周米粒就開始幫著裴錢收拾物件,周米粒扛著金色小扁擔,詢問要不要一起捎上,遇上急需銀子的時候,可以先抵押給當鋪,手頭有錢了再贖回來就是,不過黑衣小姑娘沒忘記提醒裴錢,以金換銀,有溢價的,可不能被當鋪掌柜糊弄了,裴錢口頭嘉獎了一番,擰著小米粒的臉頰,看把你機靈的。不過裴錢沒答應,說自己身上錢財夠用了,拿著金扁擔走江湖不像話,容易招人眼紅嫉恨。
裴錢這次出遠門,與李槐結伴游歷北俱蘆洲,約定在小鎮楊家鋪子那邊碰頭,然后一起去往牛角山渡口,乘坐披麻宗的那條跨洲渡船,可惜自家那條龍舟“翻墨”渡船,去不了北俱蘆洲那么遠的地方。
老廚子從祖師堂錢庫里邊取出一顆小暑錢,三百顆雪花錢,交給裴錢,把裴錢嚇了一跳,只收了幾顆雪花錢,畢竟是師父和落魄山的家底,借多了不好。老廚子說不是借,是給,任何一位落魄山弟子,每次出門遠游,都會有一筆神仙錢壓錢袋子,按照少爺的說法,可以招財運。
裴錢說我是開山大弟子,能一樣嗎?
委實是她擔心自己拿多賠多,老廚子昧良心給了她個賠錢貨的綽號,知道他這些年喊了多少次嗎?!七十二次了!
何況她這些年跟著師父吃香的喝辣的,外加處處收人禮物,她又勤儉節約,是個出了名的摳搜鬼,其實積攢下來不少私房錢,比如這次為了遠游,就專門備好了一小包金葉子,一包碎銀子。
師父贈送的行山杖,如今住著劍仙周澄姐姐贈送的那團金絲,老廚子專程請來魏山君瞧了,說沒問題,是好事,無需如何煉化。多耍幾套瘋魔劍法就行了。
還有大白鵝打造的小竹箱,以及竹刀竹劍都帶了,只是裴錢沒敢懸佩腰間,畢竟不在自家山頭,師父和小師兄都不在身邊,她膽子不夠,擔心被誤認為是正兒八經的江湖人,萬一起了不必要的沖突,別人見自己年紀小,可能也就罷了,罵罵咧咧幾句就作數,可若是瞧見了她的竹刀竹劍,一定要江湖事江湖了,非要與自己過過招怎么辦,與人切磋個錘兒嘛。
裴錢去了趟山巔的山神廟,跟山神老爺道一聲別。
陳暖樹和周米粒當著小跟班,如今裴錢個子竄得快,愈發顯得她們倆是小姑娘了。
山神老爺名叫宋煜章,槐黃縣編撰的縣志里邊,有寫,只是篇幅不長,只記載宋煜章當過好些年的窯務督造官,嚴格意義上說,當年師父在龍窯當窯工學徒,宋督造還管著師父好些年。
裴錢知道宋山神一直與落魄山關系不太好,而且還跟老廚子、魏山君的關系鬧得很僵。
但是師父曾經對她說過,宋山神生前是一位忠臣粹儒,死后為神,也是庇護一方的英靈。天底下不是所有與落魄山不對付、不投緣的人,就是壞人了。
裴錢重新回到竹樓那邊,在二樓門口站了會兒。
小米粒起先要跟著裴錢去二樓,給暖樹攔下了,拉著去了崖畔石桌那邊嗑瓜子。
裴錢走下二樓,在竹樓和石桌之間,地面上鋪有額外的兩條小路,路程不長。
師父當年遠游北俱蘆洲,總計得了三十六塊青磚,去往劍氣長城之前,就鋪出了六條小路,每條小路嵌著間距不等的六塊地磚,用來幫助純粹武夫練習六步走樁。師父一開始的意思,是師父自己,她這位開山大弟子,老廚子,鄭大風,盧白象,岑鴛機,一人一條小路。
后來大白鵝覺得委屈,師父就將他那條小路送給了大白鵝。
裴錢這條小路,就在師父和小師兄共有的那條小路一旁,當鄰居。
老廚子送給了曹晴朗,說雖然不是純粹武夫,但是偶爾練習一下武把式,也可以靜心。
鄭大風也沒收下青磚,送給了那個練拳也認真、卻更喜歡看書的少年元來。
盧白象送給了大弟子元寶。
岑鴛機雖然在小院里邊鋪了一條青磚小路,卻還是喜歡上山下山練習六步走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