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背竹箱手持行山杖,先前那個叫陳靈均的青衣小童,瞧著鬼頭鬼腦的,雖不討厭,卻也不算太過討喜。
可是眼前這個微黑瘦瘦的少女,竺泉瞅著就很順眼了。
女子也好,小姑娘也罷,長得那么好看做啥子嘛。
這個叫裴錢的少女,就很不錯。
竺泉細致問過了裴錢與那李槐的游歷路線。
按照少女的說法,與陳靈均前期大致相似,都是由骸骨灘,往東南而去,到了大瀆入海口的春露圃之后,就要截然不同,陳靈均是沿著那條濟瀆逆流而上,而裴錢他們卻會直接北上,然后也不去最北端,中途會有一個折向左邊的路線更改。至于接下來去往春露圃的那段過程,裴錢和李槐不會乘坐仙家渡船,只徒步而走。但是木衣山附近的骸骨灘一帶風光,兩人還是要先逛一逛的。
李槐對這些沒意見,再說他有意見,就有用嗎?舵主是裴錢,又不是他。
北俱蘆洲雅言,因為周米粒的關系,裴錢早已十分嫻熟。
比起別洲,北俱蘆洲的雅言通行一洲,故而在言語一事上,讓外鄉人省心省力許多,只是北俱蘆洲的某些風俗人情,又很不讓外鄉人省心就是了。
還有啞巴湖周邊幾個小國的官話,裴錢也早已精通。
真要用心學事情了,裴錢一直很快。
只是跟在師父身邊,卻要她什么都慢些,抄書慢些,走路慢些,長大慢些。
竺泉難得這么有耐心聽完一個小姑娘的言語。
哪怕在自家祖師堂議事,也沒見她這位宗主如此上心,多是盤腿坐在椅子上,單手托腮,哈欠不斷,不管聽懂沒聽懂,聽見沒聽見,都時不時點個頭。山上掌律老祖晏肅,披麻宗的財神爺韋雨松,杜文思這撥披麻宗的祖師堂成員,對此都習以為常了。前些年做成了與寶瓶洲那條線路的長久買賣,竺泉信心暴漲,大概終于發現原來自己是做生意的奇才啊,所以每次祖師堂議事,她都一改陋習,斗志昂揚,非要摻和具體細節,結果被晏肅和韋雨松聯手給“鎮壓”了下去,尤其是韋雨松,直接一口一個他娘的,讓宗主別在那邊指手畫腳了,然后將她趕去了鬼蜮谷青廬鎮。
下山之前,竺泉一定要給裴錢一份見面禮。
跟渡船那邊一樣,裴錢還是沒收,自有一套合情合理的措辭。
如果是在師父身邊,只要師父沒說什么,收禮就收禮了。但是師父不在身邊的時候,裴錢覺得就不能這么隨意了。
竺泉便認了裴錢當干女兒,不給裴錢拒絕的機會,直接御風去了骸骨灘。
留下面面相覷的裴錢和李槐。
兩人下山去了山腳那座壁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