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山水神靈,會專門在文氣文運一事上下苦功夫,對待轄境內的讀書人,最為青睞,一旦光耀門楣,這撥為官的讀書種子,就可以載入地方志,可以幫助家鄉的山水神靈,在禮部功德簿上添上一筆。有些則選擇武運,至于忠烈、孝義等等,庇護一方的神靈都可以視為某個選擇。
所以說做人難,做鬼做神靈,其實也不容易。
其中又以做了鬼,禁忌更多,稍有差錯便會犯忌,惹來冥司胥吏的責罰,荒郊野嶺的還好點,在州城大鎮的市井坊間,那真是處處雷池。越是國祚綿長的山河之中,神靈權大威重,鬼魅越是不敢隨便作祟,除了山水神祇和文武廟,更有大小城隍廟閣,再加上那些學塾道觀寺廟,以及高門豪宅張貼的門神,污穢鬼物,尋一處立錐之地都難,更不談鬼物之間,又有各種荒誕不經的欺凌事,與陽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些腌臜事,其實沒什么兩樣。
功德彰顯,正人自威,鬼魅退散,繞道而行,從來不是什么虛妄語。
鋪子生意冷清,李錦有些想念這些年常來照顧生意的兩個熟客了,前有大風兄弟,后有朱老弟,人家買書,那叫一個豪爽,半麻袋一麻袋買去的那種。
與朱斂相熟,還要歸功于那場玉液江風波,朱斂之后就常來這邊買書。
那位玉液江水神娘娘雖說事后,沒有被大驪禮部問責,但是顯而易見,在大驪禮部祠祭清吏司是落了檔案的,因為李錦與那位郎中大人是熟人。大驪的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選司,與這禮部祠祭清吏司,三司主官,正五品而已,但是位高權重,尤其是禮部祠祭清吏司,具體管著大驪所有山水神靈的功過考評,更是重中之重,故而被山上視為“小天官”,清吏司郎中大人,前不久微服私訪三江轄境,來書鋪這邊敘舊坐了一會兒,之所以能夠勞駕這位郎中大人親臨紅燭鎮,當然是那個玉液江水神娘娘捅出的簍子,比天大了。
作為玉液江水神的同僚,李錦談不上幸災樂禍,倒是有幾分兔死狐悲,即便當了一江正神,不還是這般大道無常,終年忙忙碌碌不得閑。
當然李錦因為美夢成真,成功當上了江水正神,便野心不大,還算悠閑。若是李錦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提升沖澹江與那鐵符江一般品秩,與那楊花一樣晉升頭等水神,可就有得忙了。
李錦合上書籍,隨手丟在胸口,開始閉目養神。
有些懷念與那位朱老弟的言談,雙方如果撇開身份和立場,其實話語十分投機,李錦甚至愿意讓朱老弟躺在藤椅上,自己站在柜臺那邊。
記得朱斂曾笑言,我信佛法未必信僧人,我信道學未必信儒士。我信圣賢道理未必信圣賢。
落魄山朱斂,確實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世外高人,不止拳法高,學問也是很高的。
有客登門,李錦睜開眼睛,抬手提起茶壺喝了一口,慵懶道:“隨便挑書,莫要還價。”
李錦瞥了一眼,除了那個笑瞇瞇的中年男子,其余三位法袍、發簪都在表明身份的長春宮女修,道行深淺,李錦一眼便知。
身為掌握一地氣數流轉的一江正神,在轄境之內精通望氣一事,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本命神通,眼前鋪子里三位境界不高的年輕女修,運道都還算不錯,仙家緣分之外,三女身上分別夾雜有一絲文運、山運和武運,修道之人,所謂的不理俗事、斬斷紅塵,哪有那么簡單。
唯獨那個中年面容的男子,李錦全然看不透。
如逢真人,云中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