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槐和韋太真遠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遠站著。
李槐突然有些迷糊,好像裴錢真的長大了,讓他有些后知后覺的陌生,終于不再是印象中那個矮冬瓜黑炭似的小丫頭。記得最早雙方文斗的時候,裴錢為了顯得個兒高,氣勢上壓倒對手,她都會站在椅凳上,而且還不許李槐照做。如今大概不需要了。好像裴錢是突然長大的,而他李槐又是突然知道這件事的。
四下無人。
裴錢摘下書箱,將行山杖放在書箱上。
以六步走樁起步,演練撼山拳諸多拳樁,最后再以神人擂鼓式收尾。
從頭到尾,裴錢都壓著拳意。
所以只像是輕輕敲個門,既然家中無人,她打過招呼就走。
游歷以來,裴錢說自己每一步都是在走樁。
李槐相信此事。
隨后裴錢去了趟已經封山的猿啼山,在地界邊緣地帶,裴錢攥緊手中行山杖,高高提起,抱拳致禮,就此別過。
這段大篆京畿與猿啼山之間的山水路程,裴錢話語極少,所以李槐有些無聊。
這天大雪,李槐才意識到他們已經離鄉三年了。
而他們也到了青蒿國州城,一條叫洞仙街的地方。
見到了李寶瓶的大哥李希圣,還有一位名叫崔賜的少年書童。
李希圣送了李槐一本不厚的圣賢書籍。
再送了韋太真一張云紋符箓,依稀有四字,卻非篆文,好像是讀書人自行造字一般,所以韋太真不認識此符。
那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與韋太真笑言以后若是破境,祭出此符,興許有些用處。
因為符箓四字,實則為“五雷避讓”。
青冥天下白玉京首脈掌教,道老二和陸沉的大師兄,親筆手書。隔了一座天下又如何?
法旨就是法旨。
破境隨便破境。
李希圣卻沒有送裴錢任何東西。
裴錢依然開心,與李希圣聊著與寶瓶姐姐相逢與重逢的種種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