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管著正陽山的山水邸報和鏡花水月,在正陽山上,一直是個跑腿的,空有輩分,因為不是劍修,又經常外出,所以遠遠沒有那些劍仙老祖來得讓人敬畏。
尤其是在這正陽山祖師堂內,在那些劍仙老祖師眼中,這是個精明卻不夠聰明的女子,簡而言之,就是個不大氣的婦道人家。
蘇稼最初曾是她帶上山門的弟子,結果卻被轉送給了別峰山頭,作為交換,她得了件法寶,蘇稼后來被收為祖師堂嫡傳,事實證明,那筆買賣,是她做得虧了。
不然山下是那母憑子貴,山上也有許多混吃等死的老修士,一樣可以師憑徒貴。
當然最后蘇稼的下場不太好。
在風雪廟神仙臺,輸給了風雷園現任園主黃河,劍心崩碎,蘇稼連劍修身份都保不住。
不過正陽山祖師堂只是收回了那枚紫金養劍葫,也未將她從祖師堂譜牒上除名,只是取消了蘇稼的嫡傳身份。
第一件事,是商議那幾位嫡傳候補人選,挑選一個黃道吉日,讓他們的名字正式載入祖師堂譜牒。
正陽山是大驪欽定的宗字頭候補,所以如今已經著手準備下宗選址一事,肯定是要在那舊朱熒王朝境內的。
正陽山這些年從舊朱熒王朝,吸納了相當數量的年輕劍修,除此之外,還有個相當不俗的劍仙胚子,龍泉劍宗那邊竟然眼瞎了不去好好栽培,都在神秀山那邊修行數年,阮邛竟然都不愿意收為嫡傳,少年到了正陽山后,破境極快,如今跟寒露峰的仙子童真,有希望結為道侶。
這第一件事,其實是小事,沒什么爭執。
第二件事,商議正陽山第二批弟子的下山一事,先前一撥,在兩位老祖師的帶領下,已經趕赴老龍城。
正陽山與藩王宋睦,一向關系不錯,還要歸功于陶紫當年游歷驪珠洞天,與當時還叫宋集薪的少年,結下一樁天大的香火情。
只是這第二撥,誰來負責護道,該派遣哪些子弟下山,都有大講究。分量不夠,容易讓大驪宋氏惱火,可一旦分量太足,正陽山很容易傷了元氣。
所以需要好好拿捏分寸。
那位陶家老祖明顯早有腹稿,給出了一番章程,沒有太大異議。
再就是商議參與中岳山君晉青的夜游宴一事,又是小事。唯一需要上心的,是探探晉山君的口風,免得將來下宗選址一事,起了不必要的齷齪。畢竟晉青對于舊朱熒王朝的那份情誼,舉洲皆知。
接下來第四件事情,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商議與清風城許氏聯姻一事。
正陽山這邊,是修道天才,陶家老祖最寵溺的那個陶紫,清風城許氏那邊則是城主嫡子,雙方曾經一起游歷驪珠洞天,這些年一直關系不錯,而且雙方長輩都覺得這是一樁天作之合。
早先昏招不斷的清風城許氏,后來與上柱國袁氏聯姻,不惜以嫡女嫁庶子,才彌補了清風城與大驪王朝的裂縫。
那手系紅繩的婦人輕聲問道:“陶丫頭自己愿意嗎?”
陶家老祖眉宇間閃過一絲陰霾,只是有些話,難以啟齒。
陶丫頭確實不太情愿,而且陶家老祖其實本身,也更多希冀著老龍城藩邸那邊,能夠有些暗示給正陽山。
只是那個年輕藩王,不知是裝傻,還是真將陶紫當做了妹妹。
陶家老祖給了那婦人一個眼神,婦人心領神會,說道:“反正此事不急,不如讓陶丫頭去老龍城那邊,見一見師兄妹們?”
正陽山山主只是撫須,而無言語,沉默片刻,似乎聽到了一個心聲言語,點頭道:“可以。”
山主做出這個決斷后,神色肅穆起來,加重語氣道:“問劍風雷園一事,今天我們必須給出一個明確說法!”
正陽山明面上只有兩位元嬰劍修,一位是正陽山的山主,一位則是陶家老祖。
其余還有一位輩分最高的老祖師閉關多年,即將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