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也依舊持劍太白,一斬再斬五王座,劍詩俱風流。
當仰止終于說出白也的十四境合道所在,正是這位“浩然詩無敵”之心中詩篇。
幾乎同時,與符箓于玄正在一座小天地中的白瑩,座下劍侍龍澗,手持那把以觀照魂魄煉化而成的長劍,輕輕抖出一個劍花,一串金色文字震顫而出,化作灰燼。
天地間卻沒有多出一絲一毫靈氣。
切韻無奈扶額,笑瞇瞇道:“我的親娘唉,仰止妹妹你總算瞧出來了啊。可現在的問題,是這個嗎?不是猜一猜白也心中到底還剩下幾篇詩文,剩下幾句詩文?”
十四境的合道。
大致可以分為天時、地利、與人和三種。
合道天下一地山河,屬于地利,類似浩然天下的亞圣和文圣。
荷花庵主,符箓于玄,則屬于合道天時,與那亙古不變、仿佛不被光陰長河侵擾的日月星辰有關。
白也合道十四境,則屬于人和。
此外劍修想要躋身十四境,大抵也是如此,天時根本不用奢望,地利則毫無意義。何況劍修本身追求的就是“天地無拘我劍”,豈會主動去與天地契合證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白也出劍不停,不但無視光陰長河的凝滯萬物萬法,劍光反而無跡可尋,更重要是使得白也靈氣消耗得極為緩慢,出劍次數再多,除了些許遞劍消耗的靈氣,真正消耗的,其實只能算是心中詩篇。
有一條瀑布之水天上來,黃河落天走東海,落在人間與那仰止大道顯化的曳落河,狠狠撞在一起,大浪滔天,一幅白描山河畫卷當中,萬里化水澤,聲勢不弱于仰止與緋妃的大道之爭。
白也一劍將仰止那尊不再維持人首的巨蛟法相,一斬為二。
那袁首以萬丈真身持棍殺至,距離白也不過百余里,成為最為近身白也的王座大妖之一。
太白一劍橫掃,以開天地一線的璀璨劍光,硬生生擋住袁首真身的一棍砸下。
袁首手中長棍再次崩碎,右手抖腕作勢一攥,手中又出現銘文“定海”的長棍,吐出一口血水,虧得白也心中詩篇無法重復祭出,不然這場架,不得打到地老天荒去?
不但如此,白也劍意余韻,又有心相生發,讓愈發兇性大發的袁首,揮棍亂砸,恨不得將天地一并打碎。
至于那個最早近身持劍白也的五嶽,與那白瑩處境類似。
浮云落日,青泥盤盤,悲鳥繞林,枯松倒掛,磴道盤峻,砯崖萬轉……大道青天,獨不得出。
我白也尚且出不得,何況心相天地中的那頭大妖五嶽,更不得出。
這般天地異象讓那五嶽三頭六臂,法相巍峨,近乎頂天立地,依舊拳與兵器,皆開不得天。
訪仙白也。
仰止好不容易撞碎那黃河之水,不曾想白也又是一劍斬至。
白發三千丈,我昔釣白龍,抽刀截流水,放龍溪水傍。
雪白飛劍三千,如雨齊齊落在溪澗中,劍斬大蛟真身的王座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