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四海,各有一處歸墟入口,通往蠻荒天下。
文廟對四處歸墟都有命名,天目,黥跡,神鄉,日墜。
此外就是三座渡口,分別稱呼為秉燭渡,走馬渡,地脈渡。其中地脈渡口,已經被墨家鉅子打造為一座城池。
三處渡口北邊,便是那座極難修繕的劍氣長城。
相較于間距極大的四處歸墟,三座渡口連同兩截劍氣長城,可以視為一地。
而分散蠻荒各地的四處歸墟,加上位于蠻荒天下最北邊的三處渡口,這五處,會是浩然天下的在蠻荒天下的五個立足點。
人手拿到五本冊子。
冊子很厚,事無巨細,詳細闡述了五處入口的形勢,涉及到每個蠻荒宗門勢力、山下王朝、部族的地理形勢,各種物產資源的準確分布、儲量。
郁泮水一直仔細凝視那些畫卷,不出意外,很快處處都是硝煙四起的戰場了。
這個富家翁模樣的臃腫老人,憂心忡忡問道:“劍氣長城南邊,是十萬大山的那個老瞎子,怎么辦?一個不留神,劍氣長城和三座渡口的聯系,就會被這家伙攔腰截斷。”
十萬大山中的那些金甲傀儡,可不是只會搬移山頭,一旦投身戰場,對于浩然天下來說,就會造成無法估量的戰損。
尤其是老瞎子是資歷極老的十四境大修士,又在自家天地內,萬年以來,連托月山都只能對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是老瞎子執意擋路,誰去攔阻?即便攔得住,浩然天下的頂尖戰力,會被拖住極多。比如于玄,大天師趙天籟,火龍真人?是不是就得陪著那個老瞎子每天喝西北風曬太陽了?
至于一般的飛升境修士,對上那個老瞎子,根本不夠看,說不定就要被那條看門的飛升境大妖塞了牙縫,飽餐幾頓。
只要躋身了十四境,尤其是合道地利的山巔大修士之外,與之對敵,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董老夫子竟是有些欲言又止。
不過看樣子,這位文廟教主的神色,并不凝重,反而有些笑意。
阿良神色古怪。
好家伙,老瞎子為了自己的開山大弟子,真是什么臉皮都不要了。
跑去托月山那邊站著,假裝為蠻荒天下搖旗吶喊,其實還是兩不相幫,擺明了是在與文廟說一個道理:我本來是要幫托月山的,但是現在收了個既開山又關門的好徒弟,因為那小子還有個儒家子弟身份,所以就不偏袒那蠻荒天下了,以后真有事情求我幫忙,你們文廟可以找我那弟子商量,他說話管用……
李槐與擔任扈從的那條飛升境,嫩道人。這會兒年齡懸殊的主仆二人,還在泮水縣城那邊美滋滋閑逛呢。
嫩道人是覺得沾李大爺的光,在文廟這邊混了個熟臉,以后自己再游歷浩然天下,穩了。
不敢說每天躺著享福,反正終于不再成天擔心挨雷劈、吃飛劍。
李槐是見著了陳平安,心情大好,一邊逛書鋪,一邊暗示嫩道人有沒有值錢物件,拿件品相好的,好送禮,回頭找他大半個師父的老瞎子結賬,都是一家人,客氣個啥。
嫩道人心情更好,一邊信誓旦旦保證不讓公子送禮跌份兒,一邊心神沉寂小天地,快速游曳在那幾件咫尺物當中,挑花了眼。
一個也就是沒見到老瞎子當時的站位,不然它能被嚇得當場魂飛魄散。
老瞎子那十四境不好殺,在文廟幾步遠的地方,隨便剁死它個飛升境有何難?
一個也不知道,老瞎子為了從大半個師父,能夠變成一個師父,都做了什么“老臉貼地說不要就不要”的勾當。
董老夫子沒有多說,稍稍醞釀了一番措辭,只是給了一個含糊其辭的說法,“這位前輩,雖然先前議事站在了對面,不過他肯定不會摻和這場戰爭,諸位可以只管放心。十萬大山,依舊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