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年整個白玉京和青冥天下,亦是如此。
九十歲的飛升境。
按照某個小道消息,這還是玉樞城的老城主,故意幫著關門弟子虛報了年齡,其實張風海打破仙人境瓶頸之時,才八十一歲。
關鍵是張風海,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修道全才,符箓,煉丹,陣法,術算等等,樣樣精通,在那白玉京五城十二樓,隨便摘出一個門類,張風海都是極為出類拔萃的。
此外張風海如果不是得了師尊暗中授意,一直在刻意延緩破境速度,可能四十歲,至多五十歲,就是飛升境修士了。
好像除了不是一位純粹劍修,張海峰的修道生涯,堪稱完美無瑕。
只可惜碰到了二掌教余斗,揚言要脫離白玉京道籍的張風海,結果未能憑本事走出白玉京。
被關押在了專門用來囚禁大修士的鎮岳宮煙霞洞。這一禁足,就快要八百年整了。
這里是一處名動天下的磨仙窟。類似浩然天下的文廟功德林,西方佛國某一脈的活埋庵。
張風海在此將近八百年,既然無法修行,那么勉強可以稱為正事的,就只在一件事上,既然道不可道,那么自己就先來確定什么不是道,持之以恒,終究會離那個真正的“道”越來越接近。
此外,以觀想之術配合推衍之道,營造出一個無中生有的虛無身外身,淬煉體魄,首創大符,煉造,斬三尸再融合再斬……這些都是小事。
要說這是余斗用心良苦,故意磨礪張風海的鋒芒,好讓這位“小掌教”潛心修道,憑此躋身十四境,然后雙方重見之日,摒棄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那就太過小覷那位真無敵的道心了。
余斗根本不屑為之。
而張風海也由衷感激余斗的沒有如此,不會如此。
張風海舉目眺望,扯了扯嘴角,也好,戒酒了。看來想要戒酒也簡單,沒酒喝就行。
除了他這位曾經被譽為“白玉京小掌教”的玉樞城道官,在這里悄然而死的,還有昔年白玉京十二樓中的兩位副樓主,他們曾經是一雙道侶。同樣是因為違反了白玉京的金科玉律,被黃界首親自領進此地,閉門思過。聽說在那趕赴五彩天下的三千道人當中,有個出身符箓派祖庭之一的青詞宮領銜修士,元嬰境,名叫南山。與那采收山,兩座頂尖宗門的關系,就像早年的兩京山和大潮宗,名為悠然的女修,與那南山,這對年輕地仙,同年同月生,就連時辰都一模一樣,毫厘不差。冥冥之中,簡直就是一種天公作美的天作之合。也對,殷州那邊,朝歌都能與徐雋結為道侶,他們在這一世怎么就不行了?
在這煙霞洞內,人人都被大道壓制,流徙囚禁在此的修士,不管在外邊是什么修為,境界如何高,全部淪為字面意思上的無境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天地靈氣,自然就無法煉氣修行了,而且所有修士都被打回原形,曾經在修行路上,被天地靈氣淬煉過的堅韌身軀、魂魄,在這里都重新變得與凡夫俗子無異,孱弱不堪,但是唯一的例外,就是偏偏不傷原本“命中既定”的陽壽,簡而言之,就是光陰長河的流逝速度,與外界天地截然不同,人之身軀依舊會慢慢腐朽,只是速度放慢了。
肯定是道祖的手筆。
張風海站起身,在這里待了將近八百年,張風海就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比如從山頂這邊放眼望去,薺麥青青,一望無垠。
有個老翁,這些年一直幫忙照看河邊的那架水車,說是幫忙,其實就是依附張風海,有個靠山,再不至于每天被人找樂子,比如踹翻在地,撒尿在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