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微一笑:“范先生,你可不是山野草夫呀,曾經也是我大明子民呀!你這算不算是明珠暗投呀!”
“陛下說笑了。文程乃一落第秀才,為鄉黨所欺,迫不得已之下,跑到關外。為了生存,才成為海西王足下一名小卒,不入陛下法眼。”
“哈哈哈。”我大笑,“范先生太謙虛了。我早就聽說,范先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乃諸葛孔明在世。先生又何必自謙。”
“陛下太瞧得起草民了。今奉海西王之命給陛下帶來一點薄禮,還望陛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笑納。”
范文程把禮單遞了上來。嗯,還算豐厚。看來,努爾哈赤為了求和,也確實下血本了。一百萬兩白銀,對于大明帝不算什么,可能一個普通貪官的家底都不止這些。但對于剛剛戰敗的建奴能在短期內籌集到這些銀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當然,對我吸引力最大的還是五千匹上好的戰馬。這是軍事物質呀!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上好的戰馬就同前世的飛機、坦克了。中原地區的戰馬一直比不上蒙滿,當然有地理條件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缺乏訓馬的人才。這五千匹戰馬,甚至比百萬兩白銀更為珍貴。
貂皮兩千張。嗯!也不錯。在這個小冰期的時代,雖然棉花已普遍種植,但能有件貂皮大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百年人參一千只。這是名貴的藥材,即便在遼西也是很珍貴的東西,也一下子收集一千只,努爾哈赤也下大力氣了。
還有鹿茸,也是生精益血,補髓健骨的良品。還有木耳、松子、榛子、蘑菇等等。反是能吃的、能玩的在那邊遠地區能夠發現的,幾乎都出現在了單子里。
“嗯。”我點點頭,“海西王有心了。”
“王安。”我吩咐道,“把禮單中的一半白銀撥給戶部,另外一半收入朕的內帑。物品中一半收入宮中,四分之一派人送給遼西王,四分之一送給開臺王。派專人騎快馬送到。對了,這些東西,挑選一些給各宮娘娘送去,三位公主和檢弟那里也送去一些。當然,內閣和六部也不要忘了。”有了好東西要和眾人一起分享嗎?
“對了,你們倆還有什么事嗎?”我看代善和范文程,“沒事就回去吧。海西那里也挺忙的,再說,海西王也離不開你們倆,是吧?”
代善有些喜出望外,是呀!誰愿意呆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呀。能不用為質那不是天大的喜事嗎?
“陛下是說,我也可以回海西了?”代善試探地問道,“不用在京城為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