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宣撫司管轄的范圍有多大?”我又問道。
“永寧河以東的地區都在他管轄老范圍之內。”方從哲說著拿出地圖,用手指了指大概的范圍。
我看了看,范圍不還小,至少也相當于后世的四五個縣。看來,這股勢力不容小覷呀!
“現在情況怎么樣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我問這句話時,我發覺,九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來,情況不妙呀!
“方閣老,你說。照直說,不許有絲毫的隱瞞。”
“陛下,情況并不樂觀。其實,奢崇明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反了。”
什么?一個月之前就反了?消息卻剛剛傳到我大明國都?這是什么效率?為什么這么慢?我的腦袋都快變十萬個為什么了,同時,熊熊的怒火也在我心頭不斷涌起。
不過,我沒有發怒,因為我知道,怒火往往會淹沒我的理智。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準確的判斷。
“一個月之前,奢崇明以有要事相商為名去重慶求見四川巡撫徐可求。在酒席桌上,奢崇明趁徐可求不備,殺死了徐可求。然后,又以徐可求的名譽打開了重慶的大門,隨后,跟他秘密前來的兩萬彝族兵進入重慶。”
靠!我去!連四川巡撫都死了。這個徐可求的防范意識也太低了吧,這么容易就在自己的大本營中被殺了?
“與徐可求一同遇難的還有四川按察使孫好古、駱日升、李繼周,知府章文炳,同知王世科、熊嗣先,推官王三宅,總縣段高選,總兵黃守魁、王守忠以及參將萬金、王登爵。”
果然,所有的戰爭都是血。雖然,方從哲說的是一個個呆板的漢字,但每一個名字后面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且,他們都經過了十年寒窗,都為四川的穩定、發展做出過貢獻。可是,他們卻因一時的疏忽而魂飛天外。
而且,這些還只是有名有姓的高官們,那些普通的士兵又有多少因此而喪命?手無寸鐵的百姓呢?我的心在滴血!
“鞏昌同知董盡倫聞變,帶領本部人馬入重慶平叛。不幸遇伏,力戰而亡。本部人馬基本全軍覆滅。”
勇哉!同知盡倫!壯哉!鞏昌士卒!我大明從來不缺那些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的硬漢!愿你們一路走好,在天堂睜開眼睛看著朕是如何消滅這些叛軍,為你們復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