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話音剛落,就見剛剛還一副中規中矩,乖寶寶樣子的王三善突然變得興奮起來,他兩眼直冒光,臉上堆滿了笑容,他站起來,高聲說道:“陛下,臣愿往。這些年,在京城,都沒什么事做?都快憋屈死我了。而今,有了戰事,才是我等大展身手的時候。”
眾臣都嚇得有點變了臉色。靠,這話說的也太大膽了,你身為太常少卿,雖然只是一個副職,但也應該公務繁忙才對呀!怎么?你領著國家的俸祿,居然覺得無事可做?就算真得閑得無聊,也不應該在這個場合說出口呀!
我也微微一愣,沒想到,這還是一個戰爭狂人。有報國之心是好事,可如果是個戰爭瘋子可不是大明的什么福氣!
想到這里,我再次拍拍他的肩膀:“別激動。此次朕可不是派你去四川,而是去貴州。貴州目前無戰事,你可知曉?”
王三善點點頭:“陛下,臣明白。臣雖然遠在京城,可對邊疆之事也略知一二。臣聽聞,安邦彥這個因為在他哥哥死后未能繼承土司的職位,而對朝廷不滿。說過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再說了,安邦彥這個人狼子野心,早晚必反。能擒殺這樣的賊子,是我王三善的榮幸。”
我突然有些后悔,這樣的人真的能用嗎?一旦王三善到了貴州,恐怕安邦彥不反也不行了吧!還未到那兒,就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到了那里,還不雞蛋里挑骨頭。
不過,再一想。貴州的安邦彥確實是一個定時炸彈,早點引爆也好。而且,對邊疆的羈縻政策也該換換了,否則,它早晚會成為阻礙我大明發展的障礙。戰爭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要害怕把戰爭搞大。而且,改革解決不了的問題,戰爭反而會輕易解決。
想到這里,我放聲大笑:“好!好!王愛卿說得好。既如此,朕加封你為右僉都御史,替朕巡撫貴州。你到任之后,不可輕舉妄動,多聽聽李枟的建議,你們倆一文一武,定能把貴州經營成鐵板一塊。”
“多謝陛下。”王三善那張臉都快笑成菊花了。
“嗯!”我點點頭,“明日,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千精兵。去王恭廠領取一千副戰甲,一千把火器以及一千把隨手攜帶的短槍,子彈十萬發。由戶部撥款白銀十萬兩,朕內帑出白銀十萬兩,帶上一千石糧草,半月后出發前往貴州。”
王三善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屋里卻落針可聞。九位大明的頂梁柱如木雕泥塑一樣坐在那里,呆呆不動。
“陛下!”好半天方從哲才緩過神來,說道,“你這樣大張旗鼓的往貴州派兵,這是逼反安邦彥的節奏呀?對于那些土司,我們不應該以安撫為主嗎?”
我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方閣老,依你看來,如果朕不管不問,安邦彥、安位謀反的機率有多大呢?”
方從哲也有些沉默:“應該在八成以上。”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坐等安邦彥謀反呢?倒不如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朕知道,朕這么做,會逼得安邦彥不得不提前叛亂。但提前就提前吧,總比到時候鬧得不可收拾要強得多。”
方從哲搖了搖頭,并沒有繼續說什么。也許他并不認可我的做法,但他也知道,他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去說服我。
眾人陸陸續續散去,這次御前會議終于告一段落。但,我并沒有閑著,因為在我心中,有一個更為瘋狂的計劃。我沒敢說出來,我怕這九位國之棟梁當面罵我瘋子。
“王安。”當眾人都離開之后,我把王安叫到房內,“你可知,在南方有哪些有名的戰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