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律在草稿紙上畫了兩張圖。
圖一
圖二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圖一這種三顏色縱行分區排列所得分隔線,是66條,而圖二這種三顏色T型排列,是56條。”
畢齊開口,“老師,56這個數字我也算出來了,但關鍵是,我不知道怎么去證明,這就是那個‘最小分隔線數’。”
的確,56這個數字只是通過臆想得到,而并沒有嚴謹的證明過程。
顧律擺擺手,“不用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他在草稿紙上寫下一行行公式,緩緩講述,“設分隔線條數為L,下面就是證明L≥56。將方格紙的行從上至下依次記為A1、A2、A3……,列從左至右依次記為B1、B2、B3……行Ai中方格出現的顏色數記為n(Ai),列Bi中方格出現的顏色個數記為n(Bi).三種顏色分別記為c1,c2,c3……”
“……定義δ(Bi,cj),于是∑(n(Ai)+n(Bi))=∑∑(δ(Ai,cj)+δ(Bi,cj))=∑∑(δ(Ai,cj)+δ(Bi,cj))=∑n(cj),由于……”
顧律每一個步驟都講的很詳細。
畢齊目光炯炯,聽的很認真。
“……綜上所述,分隔邊條數的最小值等于56!”
顧律寫完最后一筆,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
“聽懂了嗎?”
“聽懂了。”畢齊連連點頭,望向顧律的目光中,滿是崇拜之色。
“老師,您實在是太厲害了,我想了一整天都沒想出來的題目,您幾分鐘就做出來了!”
畢齊拍馬屁的功夫顯然還不到家,但已經讓顧律舒服的瞇起了眼。
他斜瞥了一下畢齊,“對了,畢齊,問你一下,你覺得你們的那位競賽輔導老師怎么樣?”
“您是說高老師?”畢齊仰頭仔細琢磨了一下,“高老師教的還可以吧,可以說盡職盡責。”
畢齊給了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
“這樣啊。”顧律眉毛一挑,笑吟吟開口,“那畢齊同學,你呢?經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你覺得自己有可能去完成那個‘小目標’嗎?”
“那個……”畢齊有些尷尬的撓撓頭,“進省隊應該沒問題,但國家隊,還是比較有難度。”
“老師別說我了,說說您吧。老師您當年,定的'小目標’是什么?”畢齊話語一轉。
他知道顧律和自己的年齡差距很小,而且當年肯定是參加過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的。
“我的小目標嘛。就比較普通了,只是想拿到IMO金牌而已。”
IMO?金牌?!
想參加IMO(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先決條件,是必須要入選國家隊。而后與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學天才們競爭,其中佼佼者才會獲得金牌。
畢齊狠狠咽了口唾沫,“那老師,您當年那個小目標,達成了嗎?”
顧律不說話,只是拉開抽屜,將三塊金燦燦的牌子扔在桌面上。
畢齊一眼就認出,這是IMO的特制金牌。
而且還是整整三塊!
畢齊差點當場就給跪了。
三屆IMO金牌,那豈不是說顧老師從高一開始就……
這是什么神仙實力!
畢齊猛地抱住了顧律的大腿。
顧律一驚,用力甩了甩,但沒甩開。
“你這是干什么?”顧律扶著額頭,滿臉無奈。
“老師,讓我跟著你混吧!”畢齊大聲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