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目,顧律設定了一個很巧妙的解法。
就是利用牛頓切線法的迭代公式,通過證明牛頓切線法收斂,可以僅需五步,相當輕松的計算出這道題目。
解法雖巧妙,但是很難想到。
這道題的常規解法不是沒有,但其復雜程度,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與其花時間浪費在這道只有四分的選擇題上,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面更值錢的大題上面。
三十五分鐘時間,畢齊搞定完全部十道選擇題。
放在其他科目上,這個時間差不多快到他提前交卷的時間。
但是面對這套由顧律親自操刀的數分試卷,畢齊僅僅是做完前面的十道選擇題而已。
畢齊活動了一下身體,接著低下頭,開始攻克后面的七道大題。
…………
班內目前和畢齊進度差不多的只有兩人。
一個是白瑤,她剛剛做完后面七道大題中的其中一道,只不過填空題的最后一題她并沒有做。
另一個自然是馬正軒。
馬正軒和白瑤一樣,做完第十一題,剛開始第十二題的題干。
不過,和白瑤不同的是,馬正軒完成了第十道題目的作答。
至于班內的其他同學,則還全部停留在填空題階段。
一個個眉頭緊鎖著,不停的在草稿紙上演算公式。
試卷的題目超綱了嗎?
并沒有。
他們可以說,這張試卷的所有題目,沒有一道是超綱的。
但是,他們想要做出答案,卻是千難萬難。
他需要對整個數分知識的靈活運用。
因為其中的大部分題目,考察的都并非是單一的知識內容。
兩個內容板塊的結合,甚至三個內容板塊的結合,都無疑挑戰著他們的答題能力。
甚至有的人,做著做著,大冬天的額頭上都冒出了虛汗。
這是一場硬仗,相當艱難的硬仗!
不過,眾人并非如時老師想象的那么不堪。
在平時的教學中,顧律布置了很多課后題目,足以將同學們面對難題時的抗壓能力鍛煉到極高的地步。
況且,試卷中出現的試題,顧律在上課中或多或少的講解過其中的解法與破題思維。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顧律在課堂上最多講的,就是這些面對難題時的思維方式,同樣是顧律經常提起的數學思維。
擁有數學思維的眾人,雖然無法在面對這套試卷時可以輕松寫意的應對,但也不至于腦子一片混沌,無從下筆。
眾人前進的雖艱難,但每一步,都邁的很堅實。
…………
四十分鐘,五十分鐘,六十分鐘……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整個教室內非常安靜,除了呼吸聲,便是筆尖摩擦紙面的沙沙聲。
考試時間一小時。
坐在前方講臺的時老師停筆,活動活動由于上時間低頭有些僵硬的脖子。
接著,他望著被他寫滿密密麻麻公式的整張試卷,感慨一聲,“顧老師的這些題目的質量真的很高啊!”
在時老師感慨的時候,便見下面的一位男同學忽然舉起手。
“同學,什么事?”時老師走到畢齊面前問道。
“草稿紙。”畢齊指了指桌面上那張已經沒有任何空白處的草稿紙,抬頭對時老師說道,“老師,我需要更多的草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