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其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純粹性質的科研基金而已。
更重要的,是地位的一種體現。
在國內的科研界,一般來說,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科研工作者,其地位要比未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科學者要高。
同時,代表著獲得優青資助的科研工作者的發展潛力和受重視程度。
當然,在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上面,還有一個更高一級別的杰出青年科研基金,簡稱“杰青”。
不過,顧律現在這個階段,是不可能獲評杰青的。
因為獲評杰青的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擁有正高級職稱。
也就是說,只有教授級別的科研工作者,才有獲評杰青的資格。
而優青,面對的是全體的科研工作者。
但話說回來,即便目前顧律無論是在年紀,還是在職稱,都符合優青的評選資格,但顧律卻從來沒有想過要評選優青。
他想的,只是想拿到三萬元的科研基金,給手下的人發工資而已。
至于評選優青,則是面前的包松全提出來的。
“師兄,你的意思是?”顧律試探的開口問道。
包松全十指交叉,嘴角帶笑,“我想讓你評選今年的優秀青年基金。”
每年優秀青年科研基金的數量是固定的。
燕大和清華這兩所高校雖然底蘊強大,但每年所占的份額只能保持在20%左右,也就是八十多個。
這個數量,再下分到兩所高校的每個學院,平均也就一所學院一個而已。
在今年,截止到現在,他們燕大數院共有兩位副教授提交了優青的申請報告,但已目前得到的評審結果來看,成功拿到優青的機會不大。
但包松全又不甘心放棄今年優青名額的競爭。
畢竟,優青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座學院或者一所學校的未來科研潛力。
燕大數學院自然是不愿意落于人后。
要知道,之前優青評選的時候,燕大數院每年都有人入選。
今年的情況有些糟糕。
兩位申請的副教授拿到優青的機會不大,包松全只能另尋他人。
燕大數院目前的教職工,加上在數學研究所工作的那批人,總共有一百多號人。
但去除年紀超標,和已經獲得過優青或者杰青的教師后,可供選擇的就沒有幾人。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包松全并沒有將顧律列入選擇的名單。
但是幾天前,學校財務部的人聯系到自己,說是有一份十萬元的論文獎勵信息需要自己核實。
十萬元的論文獎勵!
這個金額當時讓包松全吃了一驚。
十萬元的論文獎勵,那投稿的SCI期刊,影響因子要在10以上。
而在整個數學領域,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期刊只有四家,正是數學領域的四大頂級期刊。
包松全當時對這件事極感興趣,本以為是哪位老教授偷偷摸摸憋出了一篇論文,投稿到了四大期刊被收錄了。
但當看到轉賬單上的人名時,包松全張大了嘴,眼神中是濃濃的震撼和難以置信。
顧律!
這個名字對包松全一點都不陌生,畢竟是自己的小師弟,而且還是老師的關門弟子。
但這個名字出現在這就很特么很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