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要求可是讓不少人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這條規定實在是有些苛刻了。
要知道,寫畢業論文的話,涉及一些專業性數學名字是無法避免的,而這這些專業名詞卻會被計入重復率當中。
除非他們可以創造出新的專業名詞,否則單是這些專業名詞所占的比重就有百分之五六。
而查重率的硬性要求是在10%以下。
這幾個月時間,為了滿足這個要求,不知道應屆畢業生們都使出過何等喪心病狂的手段。
…………
5月17號,答辯首日。
顧律和時老師,還有一位張老師坐在一間暫時用于畢業答辯的教室內。
年紀最大的張老師坐在中間,顧律和時老師分別坐在兩邊。
張老師翻了翻答辯同學的名單,和顧律還有時老師對視一眼,輕輕開口說道,“我們開始吧。”
顧律和時老師點點頭。
今天上午進行答辯的十名同學全部坐在教室后排,一個個緊張忐忑,一邊深呼吸,一邊緊盯著面前的畢業論文。
張老師拿起名單扭頭對后排的十名學生說了一聲,“第一位,邵元同學,上來開始答辯吧,下一位孟航同學,請做好準備。”
張老師這話就像是催化劑一般,讓眾人緊張的情緒再次激增。
尤其是孟航同學,教室內雖然開著空調,但額頭上還是滲出細密的冷汗。
第一位上去答辯的邵元同學深呼一口氣,先是走到顧律等人前,遞給三位答辯組老師一人一份打印好的論文,接著來到講臺上,插入U盤,打開PPT。
邵元對顧律三人微微鞠躬,抬頭,對視上顧律三人的眸子。
顧律三人的目光都顯得很是平靜,讓邵元無形的感受到一股壓力。
“開始吧。”顧律笑著開口說道,一副請開始你的表演的語氣。
答辯第一環節,自我介紹。
“各位老師好,我是2014級應數一班的邵元,曾擔任……”
在邵元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顧律也低下頭,一頁頁的翻看著邵元的這篇畢業論文。
雖然顧律早就不對一群本科生寫的論文有什么期待,但在粗略掃完后,顧律仍舊有一種恨不得將其扔進垃圾桶的沖動。
怪不得在來之前,時老師對自己說,不要對這群大四的畢業生要求太高。
確實,按照顧律的苛刻要求,這篇畢業論文是根本達不到本科畢業的程度的。
顧律默默的望了時老師一眼。
似乎是察覺到顧律的目光,時老師對顧律微微一笑。
答辯繼續。
三分鐘的自我介紹環節結束,邵元瞅了一眼依舊是面無表情的顧律三人,緊張忐忑的開始下一個環節。
下一個環節,就是學生借助PPT,對畢業論文進行一個整體的闡述。
不知什么時候,邵元的雙手已經開始發抖了。
他顫抖的手操控著鼠標,點開PPY。
《Rankin-SelbergL-函數在特殊點的一次均值》
這是邵元同學畢業論文的題目。
看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在顧律三人看來也就那樣。
邵元一邊借助著PPT,一邊開始他的闡述,“1837年,Dirichlet首先引入了DirichletL-函數利用解析工具來解決數論問題,這標志著解析數論的誕生。”
“這種研究方式在過去一百年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成為現代數論的重要研究方式。現在,L-函數早已不局限于ζ(s)和DirichletL-函數,模形式或者自守形式等對象都有其對應的L-函數,這些L-函數促進了對模形式和自守形式的研究……”
十多分鐘的時間,邵元闡述完內容。
下一個環節是答辯老師提問環節。
顧律三人眼神對視一下,交流了一下意見,最后張老師和時老師齊齊看向顧律。
“顧老師,你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