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答辯老師提問環節,被譽為答辯三個環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被無數畢業生稱之為“鬼門關”的存在。
一個個異常刁難的問題想連珠炮一樣不停的拋向你,而你,還不得不鼓起精神去微笑著面對。
尤其是那種聽著都一臉懵逼的問題,簡直是讓人想要回答,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畢業答辯的提問環節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導師率先進行提問,而每個問題,考生有大概五到十分鐘的準備時間。
準備完畢后,再進行作答。
而另一種形式,則是更加考驗學生的學術水平。
那就是答辯組老師當場提問,學生當場作答,沒有任何,哪怕一分鐘的準備時間。
這種形式對于參加答辯的學生無疑是異常殘忍的,不過卻最能有效的檢驗出他們本科四年的學習成果。
但考慮到畢業率的問題,燕大數院的答辯提問環節,一半是兩種提問形式混合。
兩個提問題目留給學生準備措辭時間。
另外兩個題目則完全考驗學生的臨場發揮。
…………
答辯教室內,顧律一邊隨手翻著這位邵元同學的畢業論文,一邊平和的目光望著臺上的邵元。
顧律微微一笑,“邵元同學,接下來就由我,針對你這篇畢業論文,提問幾個問題。”
邵元狠狠咽了口唾沫,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準備好了嗎?”
“準、準備好了。”
在畢業答辯中常見的問題,一般是例如‘為什么選擇這個課題?’或者‘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這樣寬泛性問題。
但顧律顯然是不會問這樣的常規問題。
顧律問的,是完全的專業性問題。
“邵元同學,既然你選擇的主題是Rankin-Selberg方法對兩個模形式的傅里葉系數構成的L-函數的研究,同樣,在論文的第十五頁,你也提到過,Rankin-Selberg方法同樣可以應用到Maass形式的研究當中。”
“那么,你就簡單的和我說下,Rankin-Selberg方法在Maass形式具體研究中的應用吧。”
Rankin-Selberg方法在Maass形式研究中應用?
邵元同學當場愣住了。
這個……
我特么不會啊!
當時他在查閱有關‘Rankin-Selberg方法’的相關資料的時候,正好看到有這一句,就直接順手摘抄上去了。
可是誰想到顧律會提問這個問題啊!
臉上表情糾結了許久,邵元同學囁嚅的小聲回答,“老師,我不會。”
“好,那下個問題。”顧律沒多說什么,直接問下一個問題。
顧律敲了敲桌面,將面前邵元的畢業論文翻到其中一頁,“在論文的第十八頁,你提到了一類L-函數在特殊點sj=1/2ttj的一次均值,由此可證明在T趨近于正無窮時,有公式∑wjL(1/2+itQ*uj)e^(-t/2)=2π^(-2)T^2+O(T(logT)^9)成立。”
“邵元同學,可否給我該公式的具體證明過程!”
顧律目光依舊平和的望著邵元。
邵元又傻眼了。
呆愣在當地,一雙眼睛直愣愣的望著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