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鄭淳信心的來源是那艘‘振華’1.2萬噸起重船。
2月12日清晨七點三十四分。
振華起重船再次登場,進行最終接頭的重新對接工作。
這時。
距離竣工典禮的召開僅剩下二十四小時不到的時間。
待振華起重船就位后,鄭淳開始用對講機指揮“振華”吊車司機操控吊機大臂。
“抬扒桿!”
“下扒桿!”
鄭淳視線緊緊盯著指揮室屏幕上顯示的實時畫面,聲音冷靜沉著的指揮道。
隨著指令,大吊臂一起、一落。
兩個小時過去了,鄭淳下達了上百次口令,不斷地精確調整。
此間多次已經顯示偏差在3~4厘米之間,指揮室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完全可以停下來了,但鄭淳并沒有停。
因為鄭淳這次要的是一個完美的精度。
2月12日上午十時四十五分,吊機大臂的吊鉤吊著6000噸重的最終接頭在基床上稍微一滑一放。
“放下去!”這是鄭淳在此吊裝中下達的最后一個指令。
這時。
距離鄭淳接到接口處負責人的數據偏差匯報,已經過去了有十五個小時。
再加上指揮最終接頭的第一次對接工作。
鄭淳已經整整有三十多個小時沒有合上眼了。
當最后一個對接指令下達后,根據GPS的數據顯示,這次的接口處偏差在1~2厘米。
直到這時。
鄭淳才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臉上浮現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
不過……
有了第一次對接的經驗后,鄭淳并沒有掉以輕心。
上一次對接,同樣是GPS數據顯示偏差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當拿到貫通測量的數據時,接口處偏差數值直接到了十七厘米。
于是,鄭淳立刻握住對講機聯系還在水下的顧律以及孫副總工程師兩人。
“顧教授,老孫,你們抓緊時間進行貫通測量,我要你們用最短的時間測量出這次接口處的貫通數據。”
“是!”
在接受到鄭淳的指令后,顧律立刻招呼工人們進行貫通數據的測量。
將各個設備架構好后,顧律按下按鈕,開始測量。
而在顧律手中的屏幕上,數字閃爍一下后,便停在某一組數據上。
望著設備屏幕上顯示的貫通測量數據,顧律瞳孔猛地縮了一下。
…………
“什么,貫通測量數據,橫向偏差0.8毫米,縱向偏差2.5毫米,顧教授、老孫,你確定你們沒有測量錯?”聽到顧律和孫工程師的匯報后,鄭淳的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可置信。
同時。
在聽到鄭淳大聲喊出這組貫通測量的數據后,整個指揮室內不出意料的徹底沸騰起來。
橫向偏差0.8毫米,縱向偏差2.5毫米。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