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次對接的時候,橫向偏差數據是有著足足十七厘米的。
而現在……
直接是把這個偏差數值降到了毫米級別。
那可是毫米級別的偏差啊!
細數一下國內外所有的海底隧道工程,管道接口處毫米級別的偏差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要是這個數據是真的,那在于全球,渤海隧道可就是獨一份了。
到那時。
華國自然可以毫無疑問的躋身于海底隧道修建的一線大國行列。
鄭淳雙手緊緊攥著對講機,微微潮紅的臉色顯示出他目前的心情同樣是不平靜。
鄭淳在等待著顧律和孫工程師的回答。
“鄭總工,是真的!”對講機里傳來顧律欣喜的聲音,“我當時看到這組貫通測量數據的時候,同樣是有些難以相信的。不過我又讓人再次測量了幾遍,但仍舊是這組數據,橫向偏差0.8毫米,縱向偏差2.5毫米!”
“鄭總工,我們成功了,并且還是大獲成功!”
鄭淳大笑,“哈哈哈,對,顧教授,你說的沒錯,我們成功了!”
重新對接工作不僅成功了,而且還將接口處的偏差降低到了毫米級別。
這算是一種意外之喜了。
鄭淳扭頭,視線一一掃過指揮室內的眾人,含笑說道。
“各位,我們賭贏了!”
“哦哦哦!!”
指揮室內的眾人開始不顧形象的賣力鼓掌。
重新對接成功,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好事一件。
尤其是這次重新對接將接口處的偏差降低到毫米級別,這在媒體那里一定會成為大吹特吹的存在。
眾人不得不佩服起當初鄭淳的果決與自信。
因為要不是鄭淳堅持要進行重新對接,那就沒有現在更加完美的偏差數據。
而眾人的名字,或許就會從現在的功名冊上抹除,被撰寫在恥辱柱上。
“各位,安靜,安靜一下。”
鄭淳雙手虛空下壓,示意指揮室內的眾人安靜。
“這次的重新對接工作成功,我們一個創造下了兩個里程碑,一個是我們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設史上實際驗證了最終接頭施工方法’工序可逆’,另一個,就是第一次將沉管隧道的接口處貫通數據偏差降低到毫米級別,而這一切,離不開各位的精誠合作。”
兩個歷史里程碑,并且隨便一個都是可以被記載進史冊的存在。
這次的重新對接,雖然蘊含了極大的風險,但是其收益也是與風險成正比的存在。
而現在,眾人成功了,便收獲了累累的果實。
眾人臉上露出與有榮焉的笑容。
“鄭總工客氣了,其實我們并沒有出多大的力。”有人擺擺手真誠的道,“說要感謝,鄭總工更要感謝在水下的孫副工程師和顧教授才對。”
那人說的是真話。
在整個重新對接工作中,眾人只是參與了方案討論這一環節而已,而真正進行方案的實施并且克服了一一困難的,是鄭淳以及在水下的顧律和孫工程師三人。
“哈哈,他們兩個那邊,我會專門去感謝的。”鄭淳哈哈笑笑,接著拍拍一人的肩膀,“各位已經一整夜沒睡了,現在重新對接工作已經完成,大家就抓緊時間回去休息吧。至于慶功宴的話,就安排在明天竣工儀式之后如何?”
“全憑鄭總工安排。”眾人回答的聲音倒是整齊一致。
“行,那大家就抓緊回去休息吧,明天就是竣工儀式了,各位可不要頂著一雙黑眼圈過來啊!”鄭淳哈哈笑笑,送走了指揮室內的一眾負責人。
而這時。
顧律和孫工程師也從水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