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年累月地眾多小行星撞擊堅硬的“月球內核外殼”,堅硬的“月球內核外殼”外面包裹了一層鐵、鎳、金、銀等金屬,鐵、鎳、金、銀等金屬外面又包裹了一層月巖。于是月球從外表看起來像是一顆天然衛星。
又因為有堅硬的“月球內核外殼”最終阻擋,在沒有大氣層摩擦燃燒隕石的月球上,隕石坑的深度卻最深不超過6公里。
月球表面巖石中的二氧化硅在高溫下熔融成褐色玻璃顆粒,褐色玻璃顆粒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這也是晚上我們看到月球如此明亮的原因,并將月球稱為“月亮”。
女媧采五色石補天造就了一種天基引力牽引天體防隕石撞擊地球防御系統,也就是火星人造地球衛星——月球。
火星人伏羲是一位天文氣象學家。他首次通過降落在地球上的宇宙飛船上安裝的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發現,兩個黑洞互相圍繞旋轉逐漸縮小距離,而兩個黑洞周邊的星云恰巧形成一個圓形,同時兩個黑洞互相圍繞旋轉會產生蚊香形狀的引力波向外擴散。
大質量的物體在特定的時空中運動發生變化時,就會引發時空曲率的變化,并且以波的形式以光速向外傳播,這種效應被稱為引力波。
恒星經過第一次引力坍塌形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黑洞也會毀滅,黑洞通過霍金蒸發,向外輻射粒子,最終發散向外發散物質,從而走向毀滅。質量越小的黑洞溫度越高,溫度越高的黑洞蒸發越快。因此質量越大的超級黑洞蒸發越慢,會逐漸吞噬周邊宇宙的物質。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質量是太陽質量的400億倍。而宇宙中已知最大超級黑洞質量是太陽質量的620億倍。
伏羲再次通過宇宙飛船上的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發現,810億光年外的宇宙中的眾多黑洞逐漸合并形成一個超級黑洞。當超級黑洞的質量超過某個臨界值,超級黑洞引力強大到能打破與暗能量斥力的平衡,引發了第二次引力坍塌,物極必反,這時超級黑洞的質量會全部轉化成能量,3維超級黑洞坍塌形成0維奇點,0維奇點只有能量沒有質量,成為一個沒有體積的奇點,然后0維奇點發生大爆炸,能量再次轉化成質量,向周邊宇宙空間發散物質,再逐漸膨脹形成了一個810億光年外物質的3維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起源過程。
古人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就是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總稱。
目前伏羲所處在的3維宇宙是由一個致密熾熱的0維奇點于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脹形成的。這也是宇宙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周期變化規律!
伏羲慶幸自己所處在的3維宇宙距離810億光年外的宇宙大爆炸足夠遠,否則會在這次毀天滅地的宇宙大爆炸中一起毀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