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
盤古應該是代表超級黑洞的質量。盤古的發音就是宇宙大爆炸發出聲響“胖咕”的諧音!盤古蘇醒代表超級黑洞經過第二次引力坍塌形成奇點,超級黑洞的質量全部轉化成能量。盤古用斧頭劈開黑暗代表奇點爆炸,能量再次轉化成質量。盤古頭頂著天,腳蹬著地分天地代表宇宙膨脹。盤古化為天地萬物代表能量轉化成質量,向周邊宇宙空間發散物質形成物質的3維宇宙。
伏羲根據兩個黑洞互相圍繞旋轉天文現象畫陰陽太極圖:
伏羲根據兩個黑洞周邊的星云形成的圓形畫了一個大圓,大圓用兩個黑洞互相圍繞旋轉產生蚊香形狀的引力波線條分成兩部分,形狀各似蝌蚪,一部分為白色蝌蚪頭部包圍著一個黑色的小圓,象征宇宙中的可見物質被黑洞吞噬;另一部分為黑色蝌蚪頭部包圍著一個白色的小圓,象征超級黑洞的質量全部轉化成只有能量的奇點,然后奇點發生大爆炸,能量再次轉化成質量,向周邊宇宙空間發散物質。小圓中的黑色代表陰,象征物質聚合;小圓中的白色代表陽,象征物質發散。陰陽太極圖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循環呈周期規律變化。
伏羲還通過這次天文觀察發現,奇點大爆炸中的能量以遠超光速的速度在周邊宇宙空間傳播,并在停止傳播時轉化成質量。只有能量沒有質量沒有體積的0維奇點就是這樣通過大爆炸瞬間向周邊宇宙空間發散物質!
伏羲聯想電網傳輸以能量形式傳播的電能,電能的能源運輸速度遠遠超過以質量形式傳播的石油和煤炭。
于是伏羲不禁大膽設想,先建造一個“暗物質輻射源暗能量罩超光速宇宙飛船”,使用“暗物質輻射源”將暗物質轉化成暗能量,在飛船外表生成一個“暗能量罩”。暗能量與能量不相融而相斥。
再建造一個與“暗物質輻射源暗能量罩超光速宇宙飛船”配套的“質能轉化奇點爆炸彈射器”。“質能轉化奇點爆炸彈射器”的外形像“電磁彈射器”。
先將飛船放置在發射器的前端,再啟動飛船的“暗物質輻射源”讓飛船外表生成一個暗能量罩,讓飛船與周圍物質相排斥從而懸浮起來。
發射器的后端有“奇點生成器”,在飛船的后面用“奇點生成器”人工誘發遠遠小于超級黑洞的質量發生第一次引力坍塌形成微型黑洞。
再人工誘發微型黑洞發生第二次引力坍塌生成奇點。
然后奇點爆炸,能量像炮彈的發射火藥爆炸發射彈頭一樣,將與能量不相融而相斥的暗能量罩飛船從出發地彈射入相鄰空間。
而相鄰空間內也存在暗能量,出發地的暗能量融入相鄰空間后,相鄰空間的暗能量則發生擠出效應,一個個相鄰空間的暗能量就像導體中流動的電子一樣,當一個電子從出發地流入導體,瞬間就會有一個電子從目的地流出導體,最后會在目的地擠出一個與出發地一樣的暗能量。
暗能量罩飛船在到達目的地后,關閉“暗物質輻射源”從而消除“暗能量罩”,飛船又以質量的形式瞬間出現在目的地宇宙空間中,就這樣實現了超光速宇宙飛行。
然后在目的地也建造一個與“暗物質輻射源暗能量罩超光速宇宙飛船”配套的2號“質能轉化奇點爆炸彈射器”,就可以通過2號彈射器彈射飛船返回出發地。
實現超光速宇宙飛行的技術難點首先在于要人工制造微型黑洞,還要處于可控狀態。
至于人類向往已久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何時能實現呢?而有的科學家說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永遠還需要50年!
而人工制造微型黑洞的技術難度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技術難度的10倍。
而用微型黑洞人工制造奇點的技術難度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技術難度的100倍。
而實現“暗物質輻射源暗能量罩超光速宇宙飛船”的技術難度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技術難度的1000倍。因為人類還不知道暗能量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