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的國產動漫,其實走的都是合作方式,很少會出現這種網站一次性出資買斷作品的。
主要原因,是在于不賺錢。一部IP,全版權開發的話,僅僅依靠動畫,是很難收回成本的。而在放映方面,只能賣網絡播放權,想上電視基本沒戲,更遑論進行文化輸出了。
在國外,動畫做出來賣電視臺首播,賣網絡點播,外加動畫周邊開發、漫畫動漫電影游戲等全版權的營銷、賣碟片……這一系列的操作方式,都已經是很成熟的商業模式了。
但放到國內……以當前的現狀來看,基本玩不轉。
以樂文集團自己做的《全職高手》動畫第一季舉例,這是部比較特殊的作品,在動畫之中就植入了大量的廣告,最搶眼的就是銀拱門快餐。同時,它的周邊開發,已經算是處于國產動畫的前列了。
但盡管如此,總計超過兩千萬的制作成本和宣發投入,仍然讓他們這已經算是很成功的動畫項目入不敷出。
不過,對于樂文集團來說,問題不大。雖然在動畫上收不回成本,但是通過動畫,他們狠狠的拉動了一波原著的銷量;同時,大幅度炒熱IP之后,像是手游之類的,立即就上線了。另外,跟上的網絡劇集制作,也是撈錢的大頭。
對于他們來講,炒熱《全職》這個IP本身,才是最賺的事情。IP變現的方式很多,并不僅僅只限于動畫,動畫虧錢賺吆喝完全不是問題。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給動畫制作方開出一集上百萬的制作費用,敢于投入大量的資金在各種渠道的宣傳上。
而現在,‘維度娛樂’是自行開發的《特殊事件專案組》,可沒有金主給錢。
動畫賺錢的大頭,是在動畫之外的內容;偏偏,在動畫之外的市場開發方面,‘維度娛樂’跟樂文這種本身就是大集團性質、同時備考企鵝事業群的企業,有著巨大的差距。
范哲現在可搞不動什么全版權營銷這種玩法,而由于當下公司初創、資金不足的財務壓力,他也沒耐心一家一家的去談判,慢慢的賣放映權、回收成本。
急于變現的情況下,范哲只能放棄動畫的長線收益,選擇買斷。
火熱的動畫,可以吸引大量的用戶,增加網站流量,并且可以促成普通用戶向付費會員的轉化;廣告商加大的資金投入,更是一筆極為不菲的收入。另外,按照維度娛樂給出的合作方式,還包括了碟片、二次授權,都會計入在內。
你以點播的方式賣會員、植入廣告賺錢這些,我都不參與了;獨家的版權給你了,你出去賣光碟,或者把放映權再賣給別的網站、乃至于賣給電視臺我也不管,只要你有這本事,這些錢都是你的。
這相當于,‘維度娛樂’不僅是賣掉了動畫放映權,連帶著這部動畫一切的收益,都以一次性買斷的方式,出售掉了。
當然,這只是第一季,協約不會涉及到除卻《專案組》第一季之外的任何內容和版權。
這樣會少賺一些錢,但時間快,資金流轉快,公司發展速度自然也會變得更快。
第一部錢賺少點沒關系,后面跟上的制作會更賺錢。
然而,范哲所考慮的這種模式,卻大幅度增加了《特殊事件專案組》的出售難度。
假如只賣放映權,那反正三五十萬一部劇的價格,就算是因為是新番,價格高一些,出得起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動畫版權的銷售則不同,范哲的要價在單集四十萬左右,第一季十集的總價,達到了四百萬。
這可是十倍的差距。
對于那些視頻網站來說,買一部動畫,花四百萬?就算是整個拿下了整個動畫版權,但賺得回來本兒么……
動畫火了,什么都好說;不火,買放映權的話,幾十萬虧了就虧了,就當填充內容庫了,可要是幾百萬虧下去……不管放到哪家,傷筋動骨可能算不上吧,起碼肉疼是免不了的。
這入場的籌碼有點太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河童連著找了好幾家視頻網站,幾乎沒有什么人有太大的興趣。
有點操蛋了。
河童只能去找自己的老朋友,企鵝視頻的一位內容總監,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