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后的時候,李福洪笑了笑,他也覺得最后這點不現實。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類工具類神通確實會方便我們平時的生活。
不光如此,它也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花銷成本,到時候不管是種地也好,做飯也罷,甚至你想裝個門窗,都可以輕輕松松的找到對應的工具。
而且,這類工具神通就算你現在不弄出來,它早晚也是要出來的,所以你也擋不了。”
“好吧!”
雖然李福洪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路明遠確實放心不少。
看來,我這個神通對工匠行業的影響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
不過也就是在這時,路明遠暗自做下了一個決定,他以后再也不想出這類影響經濟基礎的神通了。
萬一以后再把裁縫、或者紡織工之類的給一一搞垮了,那這社會可真就亂套了。
除非,給他們找點事做,而且還得有一定的收益。
想到此處,路明遠對自己的第一個神通的第二個版本有了一些想法。
就在路明遠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在書院碰到的那位對自己態度不太好的少年——苑少松。
隨后他便向李福洪打聽打聽,
“哎福洪伯,咱們昌豐城有沒有一家姓苑的,他們家好像是賣農具的?”
“姓苑的,讓我想想。
哦,我想起來了。
城南那邊確實有一家專門買賣農具的苑家商行,我一個朋友就是給他們供貨的。你怎么問這個?”
……
拜別了李家父子二人,路明遠接下來去了一趟景家酒樓。
因為他突然想到自己岳父的氣運點可能不夠了,而且對方今年的兌換額度應該也花的差不多了,所以他得來看看。
畢竟自己這個女婿將對方的氣運點給花沒了,現在對方要用氣運點了,他總不能不管不顧吧。
不過路明遠今天踏入酒樓的那一瞬間,便感覺到無數異樣的眼神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讓他總有些不自在。
待找到岳父之后,他才知道了原因。
原來農家居然還發動了城里的說書先生進行宣傳,經常在景家酒樓說書的宋姓先生當然不能錯過。
而他路明遠這個主角又是景家酒樓的女婿,酒樓里的熟客也都知道,甚至是經常見,所以大家都有一種我熟悉的人突然成了傳說的感覺。
對此,路明遠倒有些哭笑不得。
隨后,他才問到氣運點的事情。
“伯父,你這邊的氣運點應該不夠吧,你隨便上傳本書,我轉給你。”
誰知景虎聞言,卻道:“明遠,不用了,伯父昨天已經借好了,你那些留著和小致一起花吧。”
聞言,路明遠下意識的看了看現在的銷售額,快三十萬了,這么說,這一上午就已經賣出去了五千多份了。
“喂伯父,你還跟我客氣啥?
咱們都是一家人!而且按理來說,我現在都該叫您爹了。您就別推辭了。
而且沒有景致的那些嫁妝,我想在也起不來不是?”
(如有錯誤,明天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