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叔叔的將來有了方向,也算是去了父子倆一樁心事。
陳凡上學期是四年級,先補考了期末考試,就順理成章進了五年級。
想著反正還有一年時間,到時候可以直接參加小升初考試,他也沒急著找學校跳級了,安安心心呆在了五年級。
一般來說,上到小學三年級學生就要用鋼筆了。
陳凡卻因為年齡太小,手指都沒有鋼筆粗,四年級的時候老師怕傷到他的手指,一直只同意他用鉛筆寫字。
到了五年級開學,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鋼筆寫字和鉛筆寫字區別還是很大的,起碼書寫的時候,不會覺著自己是在鬧著玩了,而且還有一個好處。
總算可以正式的寫點東西了。
方文上次采訪跟他解讀藝術作品的結構,其實就點燃了他創作的**,后來去拍電影才耽誤下來。
南下的這一個多月,陳凡腦海里其實也有了一個初步的故事雛形。
他現在構思的就是一個童話版的冒險故事。
這個故事是仿照西游記的劇情創作的,講的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尋找父親的過程,開頭部分在哄林月兒睡覺的時候就講了,后面則是這個小男孩順著師徒四人的軌跡,一路遇到妖怪完成任務,知道父親最終去向,然后找到父親的過程。
故事是以小孩子的視角創作的,里面的妖怪也是后世的卡通形象,都不吃人,但需要完成妖怪布置的任務才能過關,和宮崎駿以及西方童話冒險故事的畫風有些類似。
陳凡前世雖然看過不少文學著作,也熟悉一些馬上就要流行的潮流元素,故事寫出來的效果會是怎么樣,心里卻依然沒底。
畢竟這個故事嫁接了太多元素,還有他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這些因素交雜在一起,再加上現在這個還不完善的文化市場環境,未來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不過他也不是要以此為生,就和拍電影一樣,當成是生活的調劑了。
開學只有半個月,他就把故事前三分之一寫了出來,從花果山開始到遇到白骨精,一共七萬多字。
劇情已經基本展開了,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發展就行。
就在這個時候,省城那邊傳來了一個消息。
電影的后期制作正在進行,唐百里也找了個編曲大師,要陳凡過去錄制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
主題曲暫定是蝸牛,蟲兒飛也聯系到了港城那邊的創作者。
這首歌果然已經被寫出來了,詞曲都是業內大咖創作的,只不過還沒正式找歌手發布,經過一番協商,兩個作者都同意由陳凡來演唱,作為這部電影的插曲。
這兩個都是好消息。
陳凡來不及耽擱,趕忙收拾行囊了準備去省城錄制。
出發之前,學校那邊還是要先請假的。
陳學平帶著陳凡找到班主任辦公室,班主任老師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陳師傅,你家孩子的成績非常好,腦瓜子也靈活,比大部分一路讀上來的孩子都要聰明,暑假的時候讓他去拍下電影還無所謂,這正式開學了,還讓他去參加這些文娛活動,弄不好會耽誤他呀!”
班主任李祖元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眼鏡男,面相樸實一本正經,一看就是那種非常古板的老派教師。
他雖然嚴厲,對陳凡卻非常關照,始終多放了一些心思在這個全班最小的孩子身上。
陳學平聽出了他的意思,苦笑著解釋道。
“李老師,這個電影拍的就是我們家的故事,讓孩子全程參與下來,對他將來而言也是一個美好的回憶,我不想讓他有什么遺憾,所以才過來找您請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