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曦商業街,是一個綜合性的商貿生活圈,涵蓋大型商場、居民小區、中小學校、農貿市場、商住辦公樓、餐飲住宿、美容養生、教培藝術等等,大大小小的商業實體有數百家之多,甚是熱鬧!
開完晨會,騎手朱小飛帶著小亞來到同曦商圈一角,進入了他們一天的外賣待命狀態。趁著平臺還沒有派單過來,小飛和小亞聊起了騎手們的外賣生涯:
外賣騎手是一群充滿活力的“小哥”——他們當中近七成年齡低于35歲,九成以上為男性,“騎手姐姐”和“騎手大叔”占比較低。因為一名合格的騎手必須有一副好體魄,早上爬得起來、晚上熬得下去。曾有人做過統計:平均算下來,一位騎手每天要工作8小時、待命少12個小時,配送48單。假如按商家與食客位置的平均距離2.8公里、每單1.5人份來計算,騎手每天奔波的路程將近90公里左右!
然而,“超強續航”僅僅是騎手必備工作能力的一部分。騎手的工作時間是高度碎片化的,他們的工作量并不是均勻地分布在所有的時間段:每到“飯點”訂單便猶如潮水而至,騎手必須高強度地連續奔波好幾個小時;而非“飯點”時段,訂單則較少,能否搶單成功全憑眼疾手快。每天工作8小時、待命12個小時,在高強度的奔波與碎片化的搶單中頻繁切換,周而復始,這就是騎手真實的工作狀態。
……
兩人正聊著,平臺派單了!小飛有三份,小亞的兩份分別是鹵肉蓋澆飯和鴨血粉絲湯。雙方暫別,各自向取餐商家奔去。
小亞打開手機導航,磕磕絆絆地地找到第一個商家,還好因沒到正式飯點,所以很快拿到了鹵肉飯,接著在離此不遠處的第二家順利取到鴨血粉絲。轉身重新設定目標,向食客們導航而去!第一份鹵肉飯在Y小區,目標明確易找,小亞很快搞定!第二份鴨血粉絲送得有點折騰,食客為公寓Z4幢一樓商戶,由于周邊有四幢相似的公寓前后左右排列,樓牌門牌模糊難辨,商戶密密麻麻,需走到近前方能看清楚。小亞繞著Z4幢轉了幾圈,前前后后跑,打了數次電話,最后終于找到!其時已超時5分鐘了,道歉賠笑解釋一套操作此時是必須的,以免差評。
之后,中午飯點要到了,平臺外賣訂單陸陸續續派來,小亞向其他騎手一樣,馬不停蹄、東奔西走忙碌起來了……
時間在忙碌過得飛快,轉眼到了晚上九點,小亞收工了。微信聯系了小飛,打算請他一起在附近吃個大排檔。
很快,小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趕到。于是,二人在一燒烤攤位前落坐,點餐等候。
“今天一共只跑了12單,有的單子路程遠,有的食客地點不好找,有的路線復雜等等,總之耽擱時間!還有今天第一天就收獲一個差評!”小亞郁悶道。
“這很正常!新手嘛,你對站點周邊環境道路不熟悉,對飯店商家不熟悉,對搶單操作不熟悉等等,任何事情,要想把它干好,都得經過一番刻苦學習和不斷磨礪。”小飛安慰道。
然后,小飛接著給小亞解說著外賣這行的門門道道:
我們送外賣的看似工作簡單,其實,要想干得好錢拿得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往往需要達到以下幾點要求:首先要對自己所負責的區域環境特別熟悉,包括每條街道,每個小區,每幢寫字樓。需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打個比方就像是回自己的家一樣,能夠準確地將車子騎到食客位置所在地。另外,還需要把那些飯店商家的位置牢牢記在心里,并且要把握好各家飯店的特色菜品,以及它們的出餐速度,訂餐高峰期是在什么時間等等,首先要做到這兩點才算入門,熟悉這些情況當然需要時間的沉淀。
另外,就是自己的身體能不能堅持得住。點外賣的食客大都是寫字樓里面的員工,他們一般會要求外賣員將飯菜送到公司,而送飯的時間正好是所有人的飯點,寫字樓里面上上下下人來人往,電梯層層停靠非常耽誤時間,很多時候為了趕著給其他食客送單,需要果斷放棄電梯而改作徒步爬樓梯,時間一長你的腰腿能否承受得住也是個問題。